在东莞市茶山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手术室的无影灯下,血管和淋巴管细若游丝,直径仅0.3毫米左右。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团队正紧密协作,凭借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和默契配合,在显微镜下精准操作,将健康的静脉与堵塞的淋巴管进行精细吻合。
近日,茶山医院在借鉴北京世纪坛医院成熟的淋巴管疾病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实力,成功开展东莞市首例“抽脂减容+淋巴管静脉吻合”联合术式,直击肿瘤术后淋巴反复水肿这一临床难题。
肿瘤术后下肢“肿胀如象腿”,术式后肿胀“速退”
2018年,患者洪女士(化名)在经历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后,肿瘤得到有效控制,但左下肢却逐渐出现水肿。尽管尝试了按摩、穿弹力袜等传统物理疗法,肿胀未见缓解。到了2022年,左腿肿胀越来越严重,脚踝明显肿胀,已无法正常穿鞋,到后来扶着墙才能勉强挪步,她心里越来越着急。
经过外院专家推荐,洪女士来到东莞市茶山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寻求帮助。茶山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团队在评估洪女士病情后,联合北京世纪坛医院沈文彬教授团队,为她制定并成功实施了分两期进行的“抽脂减容+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联合创新术式。
术前(左1)术后第4天(中2)术后第23天(右3)
术后,洪女士的左下肢肿胀显著消退,紧绷感和沉重感大幅减轻,原本发硬的皮肤也逐渐软化恢复弹性。“以前的腿又大又重,挪动困难,你看现在的腿多漂亮,几乎和正常腿一样了。真是把‘老太婆的腿’变回了‘美腿’。”洪女士满怀喜悦地向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
抽脂+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两步走”
创新术式破解淋巴水肿复发难题
淋巴水肿是因淋巴循环障碍导致组织液积聚引发的持续性肿胀,其治疗尤其是防止复发一直是临床难点。传统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旨在重建淋巴回流通道,但术后存在复发风险。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茶山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团队深受北京世纪坛医院“世纪坛模式”启发,凭借融合精准筛查诊断、多学科综合评估(MDT)、一体化全流程淋巴诊疗体系及创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一站式”淋巴诊疗服务体系,在东莞率先创新性地将“抽脂减容术”与“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分阶段实施的序贯治疗创新方案:
第一步“抽脂减容”
主要目的是快速、大量清除淤积的淋巴液、皮下多余脂肪以及病变的淋巴组织。这不仅显著减轻了患肢的体积负担和不适感(如紧绷、沉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抗疾病的信心;更关键的是移除了可能滋生感染、诱发反复炎症的病灶组织。“这相当于为后续的淋巴管道重建创造了一个更‘干净’的环境,从源头上降低了复发隐患。”显微修复重建外科主任王海文解释道。
抽脂5000毫升图
第二步“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在抽脂减容创造的有利条件下,团队利用高精度的超显微外科技术,将健康的静脉与堵塞的淋巴管进行精细吻合,重建有效的淋巴液引流通道。
这种分阶段治疗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步减容效果立竿见影(如洪女士术后肢体周径迅速缩减、轮廓改善),不仅快速缓解症状,更为第二步关键的重建吻合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清除病灶组织,显著降低了复发风险,从而整体提升了复杂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能。
立足省内领先显微实力
打造区域领先的“一站式”淋巴诊疗中心
此次“抽脂减容+淋巴管静脉吻合”联合术式的成功应用,不仅让洪女士重获健康与自信,更彰显了茶山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团队在下肢淋巴水肿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技术担当。面对肿瘤术后淋巴水肿复发难题,团队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探索新路径,为本地及周边区域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复发风险更低的治疗选择。
王海文主任介绍,此类联合术式主要适用于:肿瘤根治术(如妇科肿瘤、前列腺癌等)后引发的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尤其是那些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肢体肿胀明显、且存在反复感染的患者。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东莞市茶山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在显微外科领域持续深耕,特别借鉴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成熟的“世纪坛模式”在诊疗体系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勇于创新,致力于打造现代化、高水平的淋巴系统疾病诊疗平台。
未来,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团队将继续聚焦显微外科技术的精益求精,进一步深化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的效能,不断优化从诊断、手术到长期康复管理的全程闭环,旨在为更多受淋巴水肿等复杂疾病困扰的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助力患者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