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刚开始两三周,我们门诊明显感到因肥胖问题来就诊的孩子增加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曹冰燕告诉记者。
有了长达两个月的空闲时间,暑期成为解决肥胖问题的黄金期。与此同时,不再需要上学的孩子也容易因宅家不动而发胖,造成“暑假肥”。
记者就此采访了儿科相关科室专家,围绕儿童肥胖问题提供专业建议。
门诊减重患儿比例上升
暑期开始,“小胖墩”们的减肥计划也开始了。曹冰燕告诉记者,暑假刚开始两三周,因肥胖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加。
“有的去内分泌门诊,有的去体重管理门诊。我们内分泌门诊平时一天有一两个孩子是为了减重而来,现在一天能有五六个。体重管理门诊就几乎全是来减重的了,号都是挂满的。”曹冰燕介绍,其中以10岁左右的小学生居多,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不久前,一名近200斤的孩子被带来就诊,由于生活学习遇到诸多不便,生活方式管理已不能解决问题,家长希望在医院开具药物。此外,还有一些孩子家长对减重夏令营寄予厚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显。肥胖儿童更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影响骨骼发育,加重心肺负担;也可能因为外表不美观遭受嘲笑和排斥,导致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社交。肥胖状态还易延续至成人,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影响生活质量。
应对儿童肥胖需综合干预
曹冰燕表示,对于超重或肥胖儿童,应采取合理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