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基孔肯雅热”来袭,怎么防?

近期,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发展。截至7月22日,佛山市已有5个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95例。

这场由“花蚊子”(伊蚊)引发的疫情,让不少佛山人直呼“痛到怀疑人生”——关节剧痛、高烧不退,甚至有人疼到“弯腰屈背”无法直立!这场疫情是怎么来的?会不会全国性扩散?普通人防病的关键是什么?

1、基孔肯雅热是啥?比登革热更“磨人”的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它的名字源自非洲土语“Chikungunya”,意为“弯腰屈背”,完美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被迫蜷缩的姿态。

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体温飙至39℃以上,持续2-7天,可能反复出现“双峰热”(退烧后3天再次发热)。

·关节剧痛:手腕、膝盖、脚踝等小关节肿胀疼痛,严重者数分钟内丧失活动能力,疼痛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皮疹:躯干和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伴随瘙痒。

·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结膜炎(眼睛发红)、肌肉酸痛等。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通过蚊子传播,但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更剧烈且持久,而登革热更易引发出血或休克。

简单来说,基孔肯雅热“疼得要命”,登革热“险得要命”。

2、基孔肯雅热疫情为何在佛山爆发?会蔓延至全国吗?

根据佛山市卫健局通报,本次疫情的源头是一名从斯里兰卡务工返乡的输入性病例。病毒通过这名患者进入佛山后,被当地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由于感染者轻症居多,许多人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毒在社区隐匿传播,最终引发本地扩散。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