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呼吸界
近期,CENTERSTONE研究数据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1],这是一项全球多中心研究、覆盖5个流感季,证实了单剂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在减少流感病毒从患者向家庭接触者传播方面的显著效果,研究结果有何提示?可否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选择?面对中国家庭常有多代同堂的情况,“阻断传播”有哪些特殊意义?为此,《呼吸界》记者专访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瞿介明教授,深入探讨速福达®(玛巴洛沙韦)“阻断传播”对流感防控的价值以及对不同人群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CENTERSTONE研究从“阻断传播”这一全新理念出发,国际首次证实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使流感患者家庭传播风险降低32%
瞿介明主委提到,与我们通常认为的流感预防策略、概念不同,CENTERSTONE研究更多地是从“阻断传播”这一全新理念出发,阻断传播实际是通过治愈患者、控制传染源,从而减少流感患者接触者的感染风险。
季节性流感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每年会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家庭、养老院、医院等封闭场所均是流感传播的高峰场所[2]。既往数据显示,流感在家庭内引起续发发病的风险在3天内可达38%,10天内高达50%[3,4]。中国家庭又常见“多代同堂”,儿童、老人、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将增加其住院概率、死亡风险。流感高发季还易出现住院及门诊量激增的情况,医务人员也可能因感染流感“减员”,因此,许多科学家和临床工作者希望证实或明确某种药物能够“在治疗流感患者的同时阻断传播”。
CENTERSTONE研究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跨越5个流感季进行的全球多国、多中心研究。结果证实,使用了速福达®(玛巴洛沙韦)(RNA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流感患者,显而易见的效果是“减少了流感患者向家庭的传播”,而且非常欣喜地看到,5天内家庭接触者的病毒传播相对风险下降达32%。
治愈患者从而“阻断传播”的策略可在目前国情下作为有效、重要的流感防控补充策略
瞿主委谈到,“阻断传播”策略不仅治疗了流感患者,还会对家庭成员提供保护。我国当下流感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人群对这方面的认知也不足。由此,“阻断传播”能够成为当前未接种流感疫苗的脆弱人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有效的、重要的流感防控补充策略,从而增强整体人群的流感防控效果。
CENTERSTONE研究不仅带来了“阻断传播”的新思路,更对我国的流感防控提供了重要实践方向。瞿主委强调,结合我国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家庭普遍存在等特点,该策略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的应用将产生多重效益。首先,对老年人、儿童及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阻断流感传播可能带来更多获益;其次,在流感高发季节,也能减少流感发病人数、缓解高峰就医压力;以及更好地利用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具体而言,流感防控重点关注几类脆弱人群。一是年龄两端的儿童与老年人,其次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阻肺病、心功能衰竭、慢性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这些人群中通常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或脆弱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轻症患者很少发展成重症或死亡,但脆弱人群感染流感后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重症,并伴随更高的并发症风险,累及多功能脏器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家庭阻断传播已经看到明显效果的同时,未来应该更多地聚焦“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是否可以应用速福达®(玛巴洛沙韦)治疗流感患者的探索”,从而达到有效降低阻断传播的效果。
对于保护脆弱人群,瞿主委提到应该兼顾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仍应鼓励脆弱人群积极接种疫苗,单纯进行阻断传播无法覆盖所有潜在的密切接触者,因此需积极鼓励倡导脆弱人群(一老一少)、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接种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另一方面,既然已经有了阻断传播理论研究成果,如果感染者并非单身居住,而是在二代、三代和四代共同生活的大家庭中,确诊为流感后更应该尽早治疗,从而减少其对家庭成员和社会其他人群的传播,进而得到获益,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价值。
从家庭密接场景的研究结果出发,对未来在养老院、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推行“阻断传播策略”仍抱有很大希望
作为呼吸道疾病临床专家和医院管理者,瞿主委也强调了该研究对于临床医生的提示。如果未来能够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阻断传播”能够从家庭延伸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包括医院内部的传播,那么对广大有基础疾病的住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也是有效的保护。以往流感季,医务人员因流感传播导致战斗力“减员”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改进。
CENTERSTONE已经证实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在减少流感病毒从患者向家庭接触者传播方面的显著效果。速福达®(玛巴洛沙韦)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降低病毒载量,大幅度降低患者的传染性,由此进一步降低流感患者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因为流感患者向其他人群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未来,医务人员应在诊疗中扩大在该方面的理念应用、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从而积累和发布具有较高说服力的临床证据,由此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
养老院、学校,尤其是小学等场所聚集了大量流感高危人群(老人与儿童)。除常规预防措施,如通风、环境消毒外,如果通过研究获取更充分的“阻断传播”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该策略将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瞿主委认为,基于家庭密接场景的阳性研究结果,对未来在养老院、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推行“阻断传播”策略仍抱有很大希望。期待能够为重点人群和脆弱人群带来获益,也期待通过更多真实世界研究补充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1] Monto AS, et al. Efficacy of Baloxavir Treatment in Preventing Transmission of Influenza. N Engl J Med. 2025 Apr 24;392(16):1582-1593. doi: 10.1056/NEJMoa2413156. PMID: 40267424.
[2] Iuliano AD, Roguski KM, Chang HH, et al. Estimates of global seasonal influenza-associated respiratory mortality: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2018;391:1285-300.
[3] Tsang TK, Lau LLH, Cauchemez S, Cowling BJ. 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Influenza Virus. Trends Microbiol. 2016 Feb;24(2):123-133. doi: 10.1016/j.tim.2015.10.012.
[4] Rolfes MA, Talbot HK, McLean HQ, et al. 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Influenza A Viruses in 2021-2022. JAMA. 2023;329(6):482–489. doi:10.1001/jama.2023.0064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