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全国CT、核磁检查费,马上大降价!

身患血管瘤10余年的安徽孙女士,每季度都需要复查,最近她发现:例行检查的X光换成了CT项目。主治医生解释:CT比X光的检查结果更清楚,但以前CT贵。近期CT检查价格下调了,所以推荐患者做CT。

5月22日,国家医保局举办第三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直播解读活动。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本次CT项目收费标准,是聚焦于检查精度、成像的结果,放弃了过去一味追求大型设备的检查习惯。

这一轮影像检查大降价,肇始于2024年底国家医保局出台《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先在安徽、山东、河北、湖南四省落地实施。安徽省的PET/CT扫描由6700元降至4980元;部分省份的CT价格已从300元下降至200元左右。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临床需求变化,CT、磁共振等高端检查正变得更加普遍。昂贵的检查价格,客观造成了看病贵的难题,群众要求降价的呼声很高。然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医院采购的影像设备价格差异也很大,检查费用中很大一部分是设备的折旧费用。影像检查费如何才能像药价一样,全国统一?

本次《指南》的出台,正是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根本上重新定义收费思路

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编制印发28批立项指南,包括产科、护理、麻醉、口腔等各个细分学科领域。放射影像的医疗服务价格指南是影响面最大的。

各医院购置的大型影像设备,来自不同生产厂家,型号不尽相同,放射检查的部位命名也不完全一致。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血管,就分出颅内动静脉、冠状动静脉、肺主动脉、胸主动脉、上下肢动静脉等多个计价部位。

在实际检查中,医院和医生可能会盲目追求“结果清晰、全面”,导致过度收费、叠加收费,影像检查费用偏高的情况屡禁不绝。

上一页1/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