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达106.06万,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面对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如何提高大众对肺癌早期筛查的认知,以及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医学界的关键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哪些人需格外警惕肺癌?以及从早期筛查预警到确诊后,肺癌基因检测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一、哪些人需格外警惕肺癌?
肺癌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主要包括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以及其它生活方式因素。由于肺癌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足15%,所以肺癌科学防治的关键在于“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1.肺癌高危人群
40岁以上,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者:
● 长期吸烟者,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入二手烟的人。
● 有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或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的女性(这是中国女性肺癌高发的重要诱因)。
● 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 有家族史者,家族史是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2019年一项研究表明,家族中有一位或两位一级亲属患肺癌的人,自身患肺癌的相对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2.57倍。
2.肺癌高危人群如何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肺癌常规筛查手段有影像学(如低剂量螺旋CT)、肿瘤标志物等,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低剂量螺旋CT 虽能发现早期结节,但特异性较差、阳性预测值低,往往会检出大量结节却难以准确鉴别良恶性,容易造成过度诊疗或不必要的焦虑;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低,容易漏诊和误诊。
吉因加推出的吉早安®肿瘤早期预警基因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DNA的甲基化状态,能够在肺癌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就发出预警信号。该技术可实现居家采样,方便快捷,适合高危人群定期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早筛(吉早安)是评估当前身体是否存在癌症迹象;而对于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若想知道自己是否携带先天的肺癌基因突变,需通过肿瘤遗传风险基因检测,且一生仅需检测一次。
二、确诊肺癌后,基因检测为何是关键一步?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肺癌基因检测已成为个性化诊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旦不幸确诊肺癌,科学应对的关键在于借助基因检测实现“量体裁衣”式治疗。
1.为什么要进行肺癌基因检测?
肺癌中存在许多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这些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对特定的靶向药非常敏感。针对不同的驱动突变,有不同的靶向药物,即所谓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肺癌基因检测,能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这些突变,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2.肺癌患者都需要做基因检测?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约一半以上的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找到相应的基因突变,从而能够使用靶向治疗;鳞癌中,大约10%的患者能够使用靶向治疗。
目前国内外专家共识建议:“肺癌无论具体分期,在使用有明确靶点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前,均需进行基因检测。第一,患者确诊的时候必须要做,要确定分型;第二,发生耐药的时候要做,要找到耐药的缘由;第三,建议早期患者治疗后定期检测,检查是否有基因重现,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关的干预。”
3.吉因加的肺癌基因检测靠谱吗?
作为国内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深耕者,吉因加凭借技术创新、质量管控与临床转化能力,推出了“1021用药全面基因检测”、“吉迅安®188用药基因检测”、“吉先锋®73用药基因检测”等伴随诊断系列产品。这些产品通过深度测序解析肿瘤基因突变,精准匹配靶向药、免疫治疗及化疗方案,助力肿瘤个体化精准诊疗。
目前,吉因加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已为超22万患者提供服务,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区,与国内外400多家知名医院、药企及科研机构,1000多名医生开展合作。
此外,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建立了严格的质控体系,以保障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吉因加是NGS精准医疗领域,为数不多同时拥有CAP、CLIA和ISO15189三大国际权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检测公司,这三项国际认可标准被业内誉为“临床检验实验室的最高认可水平”。
面对肺癌,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高危人群应主动进行筛查,确诊患者需及时开展基因检测,选择专业机构与科学方案,方能在与肺癌的抗争中赢得主动。吉因加以科技创新优化肺癌防治全流程,助力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医疗,迈向健康生活。如您对肺癌基因检测有需求或需要解读报告,可以在“吉因加健康”公众号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