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确诊前列腺癌,手术与放疗两大策略孰优孰劣?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表声明表示,拜登被诊断出患有恶性前列腺癌,并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骨骼。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的同时,将大众对前列腺癌的关注推向高潮。

手术or放疗?拜登后续治疗的猜想

根据声明,前总统拜登因泌尿症状加重发现前列腺结节,确诊为前列腺癌,格里森评分9分,并伴骨转移,前列腺癌似乎对激素敏感,因此可以进行有效管理。医学界指出,格里森评分最高为10分,拜登9分提示肿瘤侵袭性强,结合骨转移属晚期阶段。虽然癌细胞对激素治疗敏感,但骨转移可能会导致疼痛、骨折及脊髓压迫,此类患者五年生存率约30%,中位生存期2-3年。

还有专业人士根据拜登的年龄(82岁高龄)以及健康状况推测其未来的两种治疗策略:一种方案是先接受内分泌治疗2-3个月后再进行放疗,最大可能是质子放疗(美国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另一种可能是内分泌治疗同步质子放疗。不过,最终的治疗措施可能视个人的整体状况和优先考虑事项而决定,并权衡治疗的益处与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高发低死vs低发高死,中美前列腺癌流行病学呈现“镜像差异”

前列腺癌,作为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严重威胁着男性的生命健康,而中美两国呈现截然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

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前列腺癌长期位居美国男性癌症发病首位,每8名男性中就有1人一生中会确诊,2023年新发病例约29.9万例,发病率高达111.6/10万。尽管发病率高,其5年生存率达97.5%,15年生存率亦超过95%(基于SEER数据库长期随访),死亡率则稳定在18.5/10万,晚期患者确诊后5年死亡率7.5%。

反观中国,前列腺癌正以每年7.2%的增速成为男性健康"沉默杀手"。2023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显示,发病率攀升至10.2/10万(城市男性达15.7/10万),虽低于美国,但确诊时68%患者已进展至局部晚期或转移阶段,导致5年生存率仅为69.2%,15年生存率更骤降至42%(上海疾控中心2023年队列研究)。更严峻的是,晚期患者占比过高直接推升死亡率至4.3/10万(粗死亡率),若按临床分期统计,晚期患者确诊后5年死亡率高达53.8%。具体详情见图1:

确诊前列腺癌,手术与放疗两大策略孰优孰劣?

由此足见,中美前列腺癌防控呈现出显著的“镜像差异”,即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但是生存率高、死亡率低,而中国发病率虽低但是生存率低、死亡率却更高,尤其是15年长远生存率远远低于美国。

中美差异根源:从筛查到治疗的双重鸿沟

为什么会造成上述“高发低死”与“低发高死”的反差呢?根本原因可能包括两方面:

中美两国PSA筛查鸿沟是导致上述“镜像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通过PSA检测(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早期前列腺癌)普及化,覆盖率大于60%和主动监测策略,使8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局限性阶段(T1-T2期)即被确诊,此时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可使5年生存率超过95%。反观中国,PSA筛查率不足20%,超70%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转移,失去根治机会。

然而,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中美两国在前列腺癌治疗策略上手术和放疗的差异。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其它疗法,其中手术治疗与放疗是临床两大核心根治手段,二者在适用场景、疗效及副作用上各有特点,需根据患者肿瘤分期、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

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前列腺根治术直接切除肿瘤,快速清除病灶,尤其适合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肿瘤未突破包膜)。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手术的长期控制效果显著,早期患者术后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可达85%以上。但手术创伤较大,可能引发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对高龄(>75岁)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耐受性较差。

放疗(包括传统光子放疗与质子放疗在内的精准放疗)的优势在于无创或微创,可通过高能射线精准杀灭肿瘤细胞,适用于不愿手术、高龄或身体虚弱的患者等,比如82岁高龄的拜登后续大概率会选择放疗。然而,放疗也会产生相关副作用,如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慢性肠道功能紊乱或尿道狭窄等,但是精准放疗可大幅度降低副作用。具体详情见图2:

确诊前列腺癌,手术与放疗两大策略孰优孰劣?

当前,中美两国在前列腺癌治疗策略上呈现显著分化。美国依托早期筛查优势(80%患者确诊时为局限性癌),形成以“精准放疗+动态监测”为核心的治疗理念,仅30%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80%采用机器人辅助术式以保护尿控和性功能),而70%的患者选择调强放疗(IMRT)或质子治疗等精准放疗手段。后尤其是质子治疗凭借布拉格峰效应实现肿瘤高剂量覆盖与正常组织保护,不仅使患者出现阳痿和尿失禁等副作用的风险较低,并且10年生存率较传统光子放疗提升15%-20%。

中国则因早期诊断率不足30%,大量患者确诊时已伴局部进展,临床更倾向“一刀切除”的手术策略(占比70%),传统开放或腹腔镜手术仍为主流,机器人手术普及率不足20%。放疗应用仅占30%,且以普通光子放疗为主,质子治疗等先进手段覆盖率不足1%。这种差异导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如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较美国高10%-15%,而晚期患者因缺乏精准放疗的局部控制,5年生存率较美国低20%。具体详情见图3:

确诊前列腺癌,手术与放疗两大策略孰优孰劣?

为什么美国70%的肿瘤患者做放疗,中国患者却不买账?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70%以上的肿瘤需要放疗,40%的肿瘤通过放疗可以治愈,在美国大约有70%的肿瘤患者使用放疗,而在中国选择放疗的比率仅为20%-30%。为什么会造成二者之间如此大的差异呢?

在美国,放疗已经是肿瘤治疗时的“家常便饭”,得了癌症该放疗就放疗。更重要的是,放疗技术和设备比较成熟和先进,尤其是以质子放疗为代表的精准放疗已经实现了肿瘤诊治的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大幅度减少了患者的副作用。

而在中国,放疗给人的印象总是神秘而可怕的。一种是认为放疗后疲劳、食欲不振、呕吐、皮肤溃烂、骨瘦如柴的画面让人心有余悸,因此有些人选择“宁愿等死,也不遭罪”。还有一类人认为只是辅助治疗,无法根治癌症,做与不做关系不大,宁愿选择“副作用”小的中药。

国内近些年放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差距正在逐步减少,尤其是质子精准放疗领域,例如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目前已开业十年,以及华南首家开展质子治疗的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配置了国际先进的瓦里安新一代ProBeam质子放射治疗系统。临床实践均证实质子治疗治疗前列癌效果显著,不仅显示根治低危及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潜力,还可降低以下副作用:

►对膀胱的放射剂量减少35%

►直肠的放射剂量减少59%

►2年尿毒症风险降低21%

►2年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降低25%

►2年与治疗相关的排便频率和紧迫感减少50%

►发生继发性恶性肿瘤的相对风险降低42%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