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暨北京站-2025年学术会议在京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闫永吉教授在会上作题为《络病理论指导前列腺疾病的诊治》的学术报告,系统阐述了络病理论在前列腺增生诊疗中的创新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基于该理论研发的创新中药夏荔芪胶囊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前列腺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为中老年男性健康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闫永吉教授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闫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前列腺增生是导致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60岁男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大于50%,80岁时高达83%,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
中医将前列腺增生归为“癃闭”范畴,主要病机为“肾虚瘀结,膀胱气化失司”。闫教授指出,基于气络学说,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机为“久病入络,因虚致实”——肾气亏虚、脾虚生痰、肺气不宣导致痰瘀互结、络息成积,最终引发了形质改变(前列腺增生)。这一从功能性到器质性病变的转变,正符合现代医学理论,治疗应以急攻宿邪,慢养其本为原则。
“夏荔芪胶囊正是基于络病理论-气络学说指导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闫教授介绍说,该药组方以黄芪益气利水、女贞子补益肝肾,夏枯草、滑石利水、散结,琥珀、黄柏清热、活血散瘀,荔枝核温潵行滞,肉桂温补命门之火,形成“通、补、化”三位一体的治疗体系,补消兼施、标本兼治,既能快速缓解尿频、尿急、排尿无力等症状,又能缩小腺体、延缓增生进展,具有快治慢养的疗效优势。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夏荔芪胶囊可显著降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改善排尿无力、夜尿频多、滴沥不尽等下尿路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还可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有效抑制腺体增生,延缓疾病进展。机制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突破,该药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lpha1、S5AR、AR、ESR1、VEGFA靶点,调控PI3K-Akt、p53、MAPK等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生长、舒张尿道平滑肌和促进前列腺细胞凋亡,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的复杂网络调控。
截至目前,夏荔芪胶囊已列入《泌尿生殖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慢病管理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及健康管理指南》等多项权威指南、共识,并入选西学中《中医泌尿男科学》教材,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优选药物。
最后,闫永吉教授强调,当前前列腺增生治疗面临“对症治疗不尽如意”的困境,且中重度症状人群偏高,西药治疗较为单一,因此我们需要开拓思维,充分利用中医药整体调理、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副作用低等优势,为慢病管理提供新选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