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养生保健 > 肺癌 > 正文

肺癌患者如何恢复呼吸功能? 肺癌手术方案如何选择

二、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1、充分镇痛、解除紧张和放松肌肉: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全身肌肉紧张限制呼吸,呼吸快而表浅,除应用镇痛药物外,可采取半卧位,膝下放枕头,保持姿势舒适,轻轻活动或按摩颈部和肩胛部以消除肌肉紧张,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和幅度。本组15例患者全部采用术后留置硬膜外麻醉管输注镇痛药并结合肌肉放松的方法,前72 h 90%患者的呼吸次数为22~28次/min。

2、实施辅助呼吸活动的康复训练:随着患者的呼气动作用手压迫胸廓,这样可使吸气胸廓扩张时,增强吸气量和气流速度,又能促使支气管内分泌物的移动,胸廓也可因运动而不致僵硬,从而促进残存肺的膨胀。

3、指导呼吸:本组病例在麻醉清醒后均给予呼吸指导,每隔2 h进行深呼吸10~20次,平卧位加强腹式呼吸,直到48~72 h胸腔引流管拔除为止,指导呼吸有利于肺扩张,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肺的顺应性。

4、协助排痰:术前由于麻醉药物抑制咳嗽反射,加上疼痛不能有效咳嗽,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者,小气道功能差,常有呼吸道潴留物,痰液较多,需协助排痰。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床边,手掌呈杯状,叩打与痰部位相应的胸壁,并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并用双手掌按压术侧胸廓,吸气时双手放松,咳嗽时双手加压,以保护伤口,减少胸壁震动引起的切口疼痛。对个别咳嗽无力的患者,还可采用鼻导管吸引气管,刺激产生有效咳嗽,以排出分泌物。若上述的方法均无效,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又较多时,可采用通过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的方法。本组有3例老年患者出现咳嗽无力,经用纤支镜下吸痰,效果良好。另外,本组患者全部采用超声波雾化吸入,用雾化器把祛痰剂、解痉剂、消炎剂变成微小的气雾,随着病人的吸气而进入呼吸道,使气道湿度合适,达到祛痰、消炎、解痉的作用。

上一页2/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