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检查报告,总有一些“异常指标”让人心头一紧——颈动脉粥样斑块、肺结节、心脏早搏……难道真要马上治疗?先别急!来自心内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科等十大科室的权威医生联合提醒:这些“病”大多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快看看你的检查报告上有没有这些“假警报”,别再被吓到乱花钱了!
健康时报图
1.心血管外科:颈动脉粥样斑块
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周自强2022年在CCTV生活圈刊文提醒,检查报告显示“颈动脉斑块”,很多人都非常害怕会危及健康。
其实,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抽烟、酗酒、运动少等都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随年龄增长,即便没有上述危险因素,也可能出现颈动脉斑块。
所以只要斑块不是太大,没有形成颈动脉狭窄时,可定期复查,无需特别治疗。但是,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治疗,尤其是高血脂病人的降脂治疗,以及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①
2.超声诊断科:窦性心律不齐
联勤保障部队第945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邹林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表示,严格来说,窦性心律不齐并不是心脏病,造成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生理性因素,另一个是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患者做心脏检查时情绪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体力活动等原因导致,通常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大多数的窦性心律不齐,都是这个原因。所以患者一般不用特别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规律的作息就足够。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