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助眠又安神”,最新研究却为这一传统认知带来了新视角。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团队7月1日发表在瑞士《心理学前沿》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发现,乳制品摄入可能与噩梦及睡眠质量下降存在关联,尤其是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来说。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了1082名参与者的饮食习惯、食物过敏情况、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以及梦境。结果发现,约1/3的参与者经常做噩梦,而其中乳糖不耐受者的噩梦严重程度明显更高;女性报告食物不耐受的比例几乎是男性的2倍,且更容易记住梦境、出现睡眠问题,这可能与女性对身体感受更敏感有关。
还有约四成参与者认为,深夜进食或睡前食用特定食物会干扰睡眠,甜食、辛辣食物和乳制品被他们列为“罪魁祸首”。研究人员表示,上述发现或许能解释为何有人总在大吃大喝后难以入睡,甚至饱受噩梦困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心理测评主管肖震宇表示,身体感觉影响梦境并非新鲜事。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曾在《梦的解析》中指出,梦境本身可能是荒诞的,但其反映的情绪却是真实的。例如,手臂受压时可能梦见被束缚,口渴时会在梦中寻找水源。
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肠胃不适,会在睡眠中持续刺激大脑,胀气、胃痛等身体感觉会一同被“编织”进梦境,使梦偏向焦虑、恐惧的氛围,自然就产生了噩梦。若摄入过甜的食物,会造成血糖波动和神经系统刺激,影响睡眠稳定性,让梦境更活跃、更负面;过辣食物会升高体温、刺激胃肠道,同样会影响睡眠质量。“不过,这项研究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只能说明乳糖不耐受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要想确认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生化实验研究,期待国内外学者在乳制品和睡眠关系方面取得更加深入的实验研究证据。”肖震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