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长时间午睡的代谢“坑”,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研究人员也提出了可能的机制。长时间午睡会激活交感神经,让心跳和血压飙升,干扰糖脂代谢;它还可能启动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高血压和脂肪积累;此外,午睡时间过长还与低度慢性炎症相关,进一步加剧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总的来说,这几项研究提示,午睡在频率和时间上都不宜贪多。过于频繁的午睡可能增加高血压和中风的风险,而午睡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适度的午睡才是真正的健康加分项,建议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超过30分钟的午睡则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飙升相关。
因此,午睡如果“对”了,健康才能不“翻车”。如果你习惯午睡,不妨设个闹钟,试着把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让午睡成为真正的“充电器”,而不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仍需指出的是,研究[1]仅收集了白天午睡频率数据而未涉及午睡时长,且对午睡频率的测量是定性的而非量化,可能未能充分探究其与心血管事件的潜在关系。研究[3]中午睡时长等数据基于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回忆偏差和分类错误的风险,且尚不能直接推断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