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养生保健 > 胃炎 > 正文

慢性胃炎会变胃癌吗? 不吃早饭会得胃癌吗?

慢性胃炎会变胃癌吗?

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很多年轻白领顾此失彼,有时候为了工作不按时间吃饭,有时候为了一份报告通宵熬夜,有时候又为了庆祝工作的顺利疯狂饮食,然而,他们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总会失去一些东西。很多年轻白领都因为生活的不规律而患上了慢性胃炎疾病。患上胃炎了,才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防止慢性胃炎恶化,那么假若慢性胃炎恶化,慢性胃炎会变为胃癌吗?

慢性胃炎演变为胃癌有一定的几率,胃内粘膜炎症损伤程度不同,组织变化不一,其发展的结局可不一样,b型萎缩性中的肠腺上皮化生与的关系十分密切,肠腺上皮化生的好发部位是胃窦和胃小弯,这也是胃癌的好发部位。

根据胃镜检查,可把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

如果能找出引起胃炎的不良因素,或发现胃粘膜内的细菌感染,去除病因并合理治疗,一般都可以缓解及好转的,尤其是浅表性胃炎,绝大多数都可恢复正常。

只有少数萎缩性胃炎,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以致病变加重,胃粘膜重度损害后,逐渐转变为不典型的增生,此时才有演变为胃癌的可能。

下面介绍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三种方法:

1、可以采用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等药材用水煎服,坚持每天服用,能缓解由于慢性胃炎导致的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疲倦等现象,是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还包括使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北沙参、玉竹、白芍、全栝楼、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川楝子、醋元胡等药材,用水煎服,通过每天坚持服用,能有效改善胃酸过少的现象,帮助患者增加食欲,并且能帮助患者消化,减少胃部食物的囤积。

3、柴胡、白芍、白术、茯苓、香附、醋元胡、当归、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吴茱萸、黄连、甘草等药材用水煎服,每天早晚服用,就能有效缓解由于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胀胃痛现象,还能缓解食欲不振,是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中最有效的。

不吃早饭会得胃癌吗?

“凌晨一点睡,不吃早饭,年仅19岁的少年患上胃癌”,近日,众多白领纷纷在微博上转载一则媒体消息,还有网友因此总结:熬夜+不吃早饭=胃癌。但是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医学界都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不吃早饭会导致胃癌。医学上也并不把这一条作为胃癌的危险因素。

19岁的少年患上胃癌都是不吃早饭惹得祸?

媒体报道称,这名19岁的男孩是一名职高学生,因为长期生活无规律,经常是有一餐无一餐地吃,每天都要玩到凌晨一二点才睡觉,连早饭都不吃。这样折腾了近三年时间,男孩及他的家人都以为孩子这么年轻,应该不会有什么恶性疾病发生,可遗憾的是,胃癌就这样击倒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但是,专家在谈到此病例时说道,到目前为止,医学界都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不吃早饭会导致胃癌。医学上并不把这一条作为胃癌的危险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才是胃癌的致癌物

据了解,在胃癌患者中除了少量弥漫型和遗传性,60%以上属于肠型胃癌,简单说就是由胃部的慢性炎症、溃疡发展而来的。而这些炎症的出现大部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正因如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定为类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细菌,很容易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一旦感染,如果不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

携带这种细菌可能没有任何表征,想要发现它一般是感染已久,已经出现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症状。因此,胃癌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其实是慢性炎症的危险因素,除了不注意卫生感染幽门螺杆菌,长期吸烟,饮用烈性酒,食用熏制、烧烤、高盐和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或者胃被部分切除等也与之密切相关。

长期不吃早饭易致胃炎、胆结石

虽然不吃早饭会致胃癌被专家否认,但是专家却提醒,不吃早餐,使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不吃早饭会增加一些患慢性炎症的风险。专家进一步解释,“事实上,即使是慢性炎症的患者,最终会发展成胃癌的也只有3%左右。”因此,不吃早餐会导致胃癌的说法还是过于牵强。

勉强把不吃早餐与胃癌联系起来缺乏证据。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是,不吃早餐与胆结石确实存在关联,而这恰恰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场所,进食后,胆囊开始收缩,胆汁被排放到肠道中,帮助消化食物。如果不吃早饭,胆囊不收缩,胆汁就会一直储存在胆囊中,时间长了就会患胆结石。

此外,专家认为,不吃早饭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导致大脑活动能量来源不足。大脑能量来源只能靠血糖,而血糖水平的维持首先靠的是食物的摄入,不吃早餐,脑力活动的能力必然下降,导致精力不足,注意力下降。

当然,人的身体有非常强大的调节机制,即使不吃早饭,体内也会进行一些动员,比如把肝糖元动员出来,来补充血糖的不足。不过,如果长期不吃早餐,这种调节机制的能力会减弱,人体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尤其当活动量加大时,甚至会使大脑组织受损,严重的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