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慢性肾脏病治疗新进展:耐赋康获得NMPA完全批准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 1。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有6.975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占全球人口的9.1%[LZ1],相当于大约每11个人就有1个罹患慢性肾脏病。在这一庞大的患者群体中,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尤其值得关注——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不仅占我国全部肾活检病例的54.3%,更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之一。

IgA肾病起病隐匿,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高,即便是尿蛋白较低者,仍有进展至肾衰竭的风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NEFECON®)作为全球首个被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突破传统治疗方式,为IgA肾病治疗带来新选择。

慢性肾脏病治疗新进展:耐赋康获得NMPA完全批准

图片来自网络

隐秘杀手——常见慢性肾脏病IgAN

“IgA”就是免疫球蛋白A。简单来说,以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就是IgA肾病(IgAN)。

IgA肾病早期不易察觉,常常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可为无痛性、肉眼可见的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全身性的症状轻重不一,可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和肌肉疼痛等。有些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出现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单从症状来看,IgA肾病并无特异性表现,与其他一些慢性肾脏病难以区分,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甚至肾活检来进行精准鉴别诊断。

本逐源——了解IgA肾病的发病机制

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领域内最广为认可的是“四重打击”学说。

第一重打击:遗传易感性、外源性抗原、饮食抗原等因素导致肠道粘膜B细胞产生过量Gd-IgA1(半乳糖缺乏的IgA1);

第二重打击:Gd-IgA1的存在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Gd-IgA1的抗体;

第三重打击:Gd-IgA1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第四重打击:致病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域,激活补体途径(人体自身免疫防御)和炎性反应,引起肾损伤[LZ2]。

慢性肾脏病治疗新进展:耐赋康获得NMPA完全批准

图片来自网络

釜底抽薪——从发病机制探索治疗新格局

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NEFECON®)以其独特的迟释缓释双重创新工艺,靶向作用于IgA肾病“四重打击”的源头——回肠末端派尔集合淋巴部位(B细胞产生Gd-IgA1的重要场所),溯本制胜,显著降低致病性IgA和IgA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全球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耐赋康®不仅带来了持久的蛋白尿下降,减少镜下血尿风险,更重要的是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上显示出临床意义且统计学差异(p<0.0001),能减少肾功能衰退达50%。在中国人群中能延缓肾功能衰退达66%,预计将疾病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延缓12.8年。

基于NefIgArd III期临床研究的完整数据, 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NEFECON®)于2025年5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同意,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完全批准,取消了对蛋白尿水平的限制,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得NMPA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IgA肾病患者来说,尽早开展有效治疗,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在医学研究的深入驱动下,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个性化、精准化的慢性肾脏病药物面世,使更多患者受益。


[LZ1]葛均波等.内科学第10版.

[LZ2]引用:黄娜娅,文琼,凡燕萍,等.IgA肾病诊疗新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5,41(3):213-219.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