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典型预激综合征 > 正文

典型预激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f、前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伴功能性束支阻滞(FBBB)时,R-P′间期测定对隐匿性旁路定位有诊断意义:隐匿性游离壁旁路作为OAVRT的逆行支,如伴有旁路同侧FBBB,由于折返激动须绕道对侧束支和室间隔,才能到达旁路的心室端,故而使折返环路延长,心室率减慢,R-P-间期较原来延长≥35ms,伴对侧FBBB时,心室率和R-P-间期无改变,间隔旁路伴FBBB时,R-P-间期延长度≤25ms,前间隔旁路伴RFBBB,R-P′间期延长;伴LJFBBB,R-P-间期不延长;后间隔旁路伴LFBBB,R-P间期延长,伴RFBBB时,R-P间期不延长。

g、记录旁路电位对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确诊和治疗均具重要意义,可采用心外膜或心内膜记录方法,以后者较为实用,通常须应用特制的电极导管,例如电极间距为2mm的多极导管或正交电极导管,将导管置于冠状窦内,可记录左侧旁路电位,如记录右侧旁路电位,应将电极导管置于三尖瓣环的右心房侧,用大头电极导管在二尖瓣,三尖瓣环处标测,记录旁路电位的阳性率可达100%,OAVRT时逆向旁路电位出现在V波之后,A波之前,旁路前传阻滞常发生于AP-V处,而逆向阻滞常发生于AP-A处,在间隔部记录到旁路电位,诊断隐匿性间隔旁路十分明确。

C、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情况: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可见于任何年龄患者,某些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是先天性的,也有一些人随年龄增大其预激综合征变为隐匿性的,还有一些人的逆向传导也发生变化,最后甚至消失,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在老年不多见,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不确定,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4%左右,占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17%~37%,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多发生在Kent束,在James束及Mahaim束中发生极少。

④Kent束内文氏周期:大部分Kent束前向传导的不应期极短,常≤0.35s,称为快旁路,小部分不应期相当长,为0.60~3.0s,称为慢旁路,WPW综合征患者出现旁路呈文氏型阻滞的发生率很少,约为2.1%,其心电图特点为:

上一页6/9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