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家人态度影响治疗效果吗
隐瞒病情不利于治疗
患者刘阿姨在分享会上讲述了自己的患病经历:“我2007年刚刚退休,原本计划退休后就享受晚年生活,没想到才半年就得了乳腺癌,内心非常难受。化疗时候由于头发掉得很厉害,我一度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家人的支持对我坚持治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我看到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在亲友的支持下,从2008年10月份做了手术,到现在我已经坚持了5年了。我现在还是坚持吃药、定期检查,并遵循医生嘱付,生活也过得很有规律。在治疗的同时,我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爱好,比如我喜欢唱歌跳舞,现在也时常会去做。”
虽然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在第一位,不过绝大多数早中期乳腺癌都可以治愈。这其中需要患者经历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漫长的过程,治疗过程中,除了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努力,家庭和社会的关爱非常重要。
目前,整个社会的医疗模式已有所转变,除了治病之外,心理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林颖表示,乳腺癌的康复包括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两方面。国外研究表明,患者被确诊患病以后,及时告知病情比隐瞒真相要更好。实际上人的承受能力很强,经过适应期,通过病友之间的交流,患者就会渐渐地接受病情并勇敢地生活下去。根据国外相关调查显示,92%的肿瘤患者表示希望医生能够明确告知其病情,然而只有64%患者家属希望如此。事实上,在早期及时告知患者病情,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效果反而更好。
家人态度影响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遵循规范化治疗基础上进行的个体化治疗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点。据林颖介绍,约7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化疗,一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临床分期、体质特点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泰索帝作为国家药监局唯一批准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多西他赛,已逐步成为治疗中最重要化疗药物之一。
乳腺癌手术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乳腺肿瘤手术治疗属于体表手术,但由于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较大,故术后亦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与乳腺肿瘤有关的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
一、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可有此种并发症的出现。出血的原因常为:
1、术中止血不彻底,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
2、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导致引流出血;
3、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术中彻底止血,尤其是胸骨旁的肋间血管穿透支应予以结扎;对肌肉残端及剖面的出血点应予以注意,结扎或电凝;术毕冲洗创面并仔细检查有无出活动性出血;注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适当加压包扎有助于防止术后出血;此外术后要注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及引流量、引流液的性质,对有凝血机制不良的患者应针对病因及时对症处理。
二、积液指皮瓣与胸壁或腋窝间有液体积聚,造成皮瓣不能紧贴于创面。它也是乳腺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原因有:
1、引流不畅使创面的渗出液不能及时引出而积聚;
2、创面内血液凝固形成凝血块,不能引流出,以后液化形成积液;
3、解剖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时,一些小的淋巴管损伤而未结扎伴引流不畅形成积液,一般发生在腋窝外侧;
4、用电刀解剖腋静脉时发生积液的机会较使用手术刀为多,可能电刀对创面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且经电刀解剖后一些小的淋巴管暂时封闭而在负压吸引后又有开放,造成积液;
5、此外,皮瓣张力过大使伤口不易覆盖以及引流管拔除过早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术时腋部解剖发现有细小的渗液时应予以结扎,减少皮瓣的张力,保持负压通畅,适当加压包扎将有利于减少积液的发生。如出现积液,若量较少时可以反复用空针抽吸;若量较大或多次抽吸无效时,宜重置负压吸引或皮片引流以及加压包扎。
三、皮瓣坏死也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皮片坏死愈合延迟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常需切除较多的皮肤,加之皮瓣分离的范围较大,皮瓣剥离得过薄或厚薄不均,会使真皮内毛细血管破坏而影响术后皮瓣的血供;或者皮瓣缝合时张力过大,术后伤口积液时也会引起皮瓣的缺血坏死;有时因使用电刀操作不当造成局部皮肤烧伤或血管凝固性栓塞也容易导致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一般术后24小时即见缺血的皮肤变苍白,逐步呈青紫色水肿,表面有小水泡,3~7日后坏死区域的界限逐步清楚,皮肤逐渐呈黑色硬痂状。
手术前合理的设计切口,避免一侧皮瓣过长;注意皮瓣分离的层面,减少皮瓣张力,必要时予以植皮;避免积液,适当的包扎等措施将有助于减少皮瓣的坏死。如果发生皮瓣坏死,在坏死区域界限明显后可将坏死皮瓣去除。如为切口边缘性坏死,面积小于2cm,在清创后予以湿敷、换药,常可自行愈合;坏死面积较大者应予以植皮;若坏死面积大而患者又不愿接受植皮时,常使伤口愈合延迟,且以后生长的表皮常呈白色菲薄,摩擦后易破损。
四、上肢水肿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
1、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
2、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防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
3、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上肢水肿可在术后数天以致数年后出现,肿胀部位往往在上臂,亦可在前臂或手背。术后经常锻炼上肢功能,避免上肢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及避免上肢的感染可以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一旦上肢出现水肿仅能应用对症治疗以减轻水肿。
五、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常因手术时损伤臂丛神经或其鞘膜所致,常见有小鱼际肌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