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养生保健 > 疱疹性咽峡炎 > 正文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峽炎的病原体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发疾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疱疹性咽峽炎的病原体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儿科疾病,它的症状比较复杂,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但由于大部分父母的医疗知识不够丰富,所以往往不知道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什么,也不知道要如何进行治疗,这就很容易造成病情的耽误。

疱疹性咽峡炎会导致咽喉部位出现小疱疹,并且还会引发疼痛感,从而使患者出现厌食、食欲不振、发烧等一系列的症状。对于这种疾病,我们要尽早的查明病因,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尽快控制病情,从而尽量减轻疾病对身体的影响。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它可以通过饮食和呼吸道传播,传染性比较强。患者得了这种疾病之后,常常会有咽痛、厌食、流涎等症状,而且还会引起高烧,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惊厥。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病情,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这种疾病,就应该及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尽量减轻疾病对孩子身体的影响。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听从医生的嘱咐,这样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7天左右,在发作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使用清喉利咽、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进行治疗,这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促进病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咽喉壁适当涂抹硝酸银溶液,这样可以起到收敛保护的效果,对促进病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平时可以使用含碘片进行含漱,以防止细菌滋生。除此之外,患者还要注意饮食的护理,尽量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否则那样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恢复。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但这种疾病具有自限性,所以一般我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发现病情后应该寻找医生的帮助,尽早选择清热解毒清口利咽的药物改善症状,同时要注意隔离,避免病情的传播,这样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