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纠正贫血严重贫血可输红细胞。司坦唑醇等可加速幼红细胞的成熟及释放,红细胞生成素也有一定疗效。
3、羟基脲和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calcitriol)当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增多、有显著脾大而骨髓造血障碍不很明显时,可用小剂量羟基脲口服。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calcitriol)被认为有抑制巨核细胞增殖、诱导髓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转化的作用。每日0.5~1.0μg口服,个别病例有效。
4、脾切除指征:①脾大引起压迫和(或)脾梗死疼痛难以忍受;②无法控制的溶血;③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是,脾切除后可使肝迅速增大,肝功能衰竭或血小板增多,有形成血栓的可能,因而应慎重考虑。
5、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根治本病,但相关失败率高。
血小板85会得白血病吗
在一些疾病尤其是炎症性疾病进行诊断时,医生可能会让患者接受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报告单中,有一项是中性粒细胞,很多人在拿到报告单后发现这个是以百分比来计算的,他们看不懂自己的数值是否正常,那么,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多少呢?
1、在血常规检查中,中性粒细胞的正常比例是50-70%,白细胞比率升高多提示急性细菌性炎症,减少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性疾病以及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影响等。
2、一般说来,嗜中性白细胞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但也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3、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影响血液凝固。
中性粒细胞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