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发热和脱水。这种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需要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
腹痛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多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伴有肠鸣音亢进。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较轻,而细菌性感染则可能导致更剧烈的疼痛。家长可以给孩子热敷腹部缓解不适,但不应自行使用止痛药物。
患儿排便次数会明显增加,粪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并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轮状病毒感染时,粪便常有酸臭味;细菌性肠炎则可能伴有黏液或血丝。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有助于医生诊断。
发病初期,孩子可能会频繁呕吐胃内容物,严重时甚至呕吐胆汁样液体。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建议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若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或含鲜血,表明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需紧急处理。
细菌性胃肠炎患者常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诺如病毒感染者可能仅短暂低热。家长应每4小时监测孩子的体温,物理降温时避免使用酒精擦浴。
频繁的呕吐和腹泻容易导致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等症状。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则需静脉输液治疗。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嗜睡、肢端发凉等休克前兆非常重要。
在发病期间,孩子应进食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牛奶和高糖食物刺激肠胃。恢复期逐渐添加苹果泥、蒸蛋羹等低渣食物。注意餐具消毒和个人卫生,呕吐物应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如果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意识改变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避免食用生冷或不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