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13岁少年野外戏水后看到“小人跳舞”,这病夏季高发要警惕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悬殊,可分为三期五型,病程进展迅速,易与感冒、流感等疾病混淆,导致误诊。

早期(钩体血症期,起病1~3天)

此期为病原体在血液中大量繁殖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2]:

发热急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呈稽留热,伴寒战,热程持续7~10天。

疼痛症状头痛显著,常为前额部持续性胀痛;全身肌肉酸痛突出,尤以腓肠肌压痛为特征性表现。

体征特点发病当天即可出现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不疼痛,与普通结膜炎鉴别点明显;病后第2天可出现腹股沟、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软有压痛,无红肿化脓。

其他症状乏力明显,常感腿软无法站立;部分患者伴咽痛、咳嗽、恶心呕吐等,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中期(器官损伤期,起病3~10天)

随着病原体侵入组织器官,患者进入器官损伤阶段,根据主要受累系统可分为五型:

1、流感伤寒型最常见类型,占病例总数的60%~80%。表现为早期症状的延续,无明显器官损害,病程5~10天。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症状或低血压,需与败血症鉴别。

2、肺出血型病情凶险,占死亡病例的主要部分。

上一页2/5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