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基孔肯雅热”来袭,怎么防?

目前疫情仍集中在佛山(顺德、南海、禅城),但已出现外溢病例(如澳门1例输入病例),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如广州、中山)有登革热病例,但尚未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

基孔肯雅热依赖伊蚊传播,而白纹伊蚊主要分布在南方(广东、福建、海南等湿热地区),若输入病例未被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局部传播。北方蚊媒密度低,传播风险较小。

3、防蚊灭蚊是关键!这些“保命招”快收藏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药和疫苗,防蚊灭蚊是唯一有效手段!无论是佛山本地居民,还是计划前往东南亚旅游的小伙伴,都请收好这份防蚊指南:

(1)清除蚊虫孳生地

·每周检查家中积水(花盆托盘、废弃瓶罐、轮胎等)。

·水生植物改土培,或每周换水+刷洗容器。

(2)物理+化学防蚊

·纱窗+蚊帐:物理隔离最有效。

·驱蚊剂选择:有效的驱蚊剂有四种,避蚊胺(DEET)、驱蚊酯(IR3535,伊默宁)、埃卡瑞丁、柠檬桉叶油,这些驱蚊剂对人体是无害的,孕妇使用时,不会影响胎儿。

但对于低龄儿童要注意,不是所有成分的驱蚊剂都能用。

“基孔肯雅热”来袭,怎么防?

(3)避开高峰,减少“人蚊相遇”

·蚊子活跃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尽量避免此时段外出。

·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减少汗味吸引蚊子。

·避免蚊虫活跃时段外出(清晨7-9点、黄昏5-7点)。

(4)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快就医

·体温≥38.5℃+关节痛+皮疹,立即就诊并告知旅行史。

·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基孔肯雅热并非“地方病”,它已扩散至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南美洲等地频繁暴发大规模疫情。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化加速,蚊媒疾病的传播风险只会越来越高。

小小的蚊子,可传播80多种病毒,每年致死近百万人。记住:防蚊不是小事,而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头等大事!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