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阴阳:春季阳气升发,避免熬夜耗伤阴液,建议早睡早起(22:00前入睡,6:00后起床)。
顾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忌食生冷,推荐山药、小米粥等温养脾胃。
2.春季季节专属护理建议
防寒护阳:注意重点部位保暖,如后颈(大椎穴)、胸口(膻中穴)、脚踝(三阴交),避免寒气直侵心脉。晨起可服一杯温姜水以助“春夏养阳”,生姜3片+红枣2颗煮水,驱寒暖胃(高血压患者慎用)。
食疗润燥:
降压护心茶:菊花5g + 山楂10g + 枸杞10g,沸水冲泡代茶饮(糖尿病患者去枸杞)。
滋阴润燥粥:银耳15g + 百合10g + 燕麦50g,慢火炖煮,预防春季血液黏稠。
节气穴位按摩:
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每日按压3分钟,缓解胸闷心悸。
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10分钟,提升免疫力,调节血脂。
3.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时,避免同时大量食用当归、丹参等活血中药,以防出血风险。
膏方进补需谨慎:心血管患者需经中医师辨证后定制膏方,不可盲目服用阿胶、鹿茸等滋腻补品,也不要偏信“安宫牛黄丸”可以预防中风而误服。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提醒大家,请谨记春季护心口诀:
疏肝理气是关键,早睡早起养阳气;
活血温阳不过燥,中西结合护心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