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并不能达到所有的肿瘤部位,这是因为肿瘤非常狡猾,会逃逸免疫系统的杀伤。”隆卡对记者表示,“现在通过mRNA技术,将会达到更动态、精准的治疗效果,这是与过去其他癌症疫苗最大的不同。”
但即便如此,隆卡认为,要将药物精准地抵达正确的地方仍是一个“精细”的工作,在技术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他还提出担忧,尽管mRNA疫苗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已经在新冠疫苗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它的保护免疫作用可能较弱。
“我不担心这种疫苗的安全问题,相反,我认为它对肿瘤的杀伤力可能不够强,这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隆卡说。
也有科学家提出,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提升,治疗性癌症疫苗未来的应用场景可能有限。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徐建青表示:“未来十年肿瘤治疗技术将会面临重大的变革,治疗性疫苗可能会因为溶瘤病毒疗法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而失去一部分价值,可应用的场景也会受限。”
“目前领域内基本达成的共识是,癌症疫苗主要用于两方面治疗,一是针对不可手术的肿瘤,二是针对手术放化疗后防止复发。”一位国内三甲医院免疫学专家告诉记者。
未来5到10年内将有更多
肿瘤疫苗产品上市
从研发现状来看,mRNA疫苗已被广泛尝试应用于包括前列腺癌、急性骨髓白血病、转移黑色素瘤、成神经细胞瘤等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研究。
前文所提及的BioNTech与Moderna都在开发癌症不同适应证的mRNA疫苗。
据BioNTech官网,其拥有超过30个产品管线,肿瘤相关的约15个,其正在开发针对直肠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类型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