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识局发现,莆田这次通报的公司都是通过代办公司注册的,所有登记的信息都查不到本人或真实地址。企查查显示,被通报的13家公司几乎用的是同一个登记电话,该电话为空号。
莆田这次查处的虚开公司,和此前很多所谓CSO都是类似的,实际出自同一批人之手:莆田元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莆田泰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的法人和监事都有重合。
除一家公司以外,其他12家公司的法人、监事同为一家叫“飞凡医药”的公司的管理人员,该公司已经注销。
这13家公司虚开的金额都不算大,如莆田天吉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2017年11月24日到2019年7月8日,为尔康制药、康美药业等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33张,价税合计282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55张,价税合计450万,其中专票票面金额437万,税款13.12万。
普票年开票额500万元以内,是免征增值税的,专票也有一定的税收减免。这些公司就踩着国家鼓励小微企业的线,通过多注册公司的方式,为药企走票。
根据《刑法》及其司法解释,虚开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负责人将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金额大的,所受刑责更重。
多家药企非首次涉案
尔康制药、康美药业,华润双鹤子公司北京双鹤药业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现在虚开公司的“客户名单”上。
其中两家公司和5家虚开公司有联系,涉及金额最多;康美药业曾多次出现在此前被查的所谓CSO案件中。
2017年1月,国务院医改办全面推行“两票制”以来,多开流通环节发票的方法不管用了,药企就想到了新的“解决方案”。没办法在经销环节下手,部分药企开始高价出厂,但在药品推广环节上人为增加成本,从中洗出销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