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要从娃娃抓起”,宝宝需要适量的运动来促进健康发育。当然,宝宝做运动也是有讲究的,要根据他们的年龄,身体发育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伤害。
0-1岁:初期让宝宝多趴趴
0-1岁的宝宝运动能力有限,初期的最佳运动方式就是俯趴。
从新生儿阶段开始,父母就可以让宝宝在清醒和状态好的时候多趴趴,能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和力量,全身的肌肉逐渐发育好了以后,宝宝也就能更快地学会翻身、坐、爬、站和走路。
另外,父母也可以适当地给宝宝做抚触、被动操。
在这个阶段,父母特别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1-3岁:“眼皮子底下”锻炼协调力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的运动能力,可以适当做一些提高肢体协调能力的锻炼。
走、跑、跳等简单的运动都是每日必修,运动可以与游戏结合,增强趣味性。2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滑步车、扭扭车等,能很好锻炼宝宝协调能力。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具备很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最好让孩子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运动。
3-5岁:弹跳摸高长个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基本都是闲不住的,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多带孩子到室外,在阳光与新鲜空气的沐浴下,尽情地运动玩耍。
弹跳是一个很好的运动形式,摸高、跳绳、单杠(高度不宜高出孩子身高太多)等,对孩子增高都有促进作用。此外,骑自行车也是一项很适宜的全身运动,不仅可以锻炼眼、手、脚的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平衡能力,非常适宜这个阶段的孩子。
5-7岁:广泛体验找兴趣
这个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较为完善,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去选择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运动。比如跳绳、跳皮筋、纵跳摸高等(使下肢有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加速骨骼生长);轮滑(锻炼平衡力、协调性);舞蹈(锻炼肢体控制力和理解能力);游泳(锻炼全身肌肉);羽毛球(锻炼敏捷反应)……要注意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宜进行复杂度高、强度大、时间长的运动。家长先不要抱着“培养特长”的目的对孩子进行高强度训练,这个时期先广泛尝试多体验,让孩子去找到自己的兴趣。
8岁及以上:定向培养练毅力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力量、速度和灵敏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定向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锻炼体魄的同时磨练意志。比如球类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文娱类运动:舞蹈、跆拳道;水上运动:游泳、划艇……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基本没有多少禁忌,只要控制强度,做好身体的保护措施,避免运动受伤即可。
运动的益处已经不需要再赘述了,除了可以给孩子身体上的锻炼,还能锻炼孩子的毅力。给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让孩子在安全保护的运动中,养成健康的体魄、阳光的性格。
大腿韧带拉伤好得慢
有时候运动方式不对或者长时间不运动突然一次剧烈运动都可能导致韧带拉伤。韧带拉伤后就不要再进行剧烈运动,避免二次伤害,尽量躺在床上休息,没事的时候进行腿部按摩,可以配合云南白药一起。当有所好转也不要放松,完全恢复也需要一段时间,要等到恢复完全才可运动。
①韧带拉伤,
韧带是使各骨块相互连结的结缔组织索状物,与弹性纤维紧密并行。韧带拉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青紫区。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以后易再次损伤。
②可以应用云南白药膏,48小时后配合局部的热敷处理。恢复大约需要7-10天的时间。也可以应用筋骨痛磁疗贴等,都有助于改善,另外可以进行热敷按摩处理,烤灯照射,有助于促进恢复。同时需要限制活动和静养休息。进行局部外敷膏药或者涂抹红花油进行舒筋活血,联合口服伸筋丹和活血止痛胶囊治疗的。这种膏药一般药店里面都有卖的,建议你在药师的指导下合理性的用药。必要时也可以配合口服给药的方法。
③指导建议:
最好还是注意卧床休息,少走路。多做热敷,按摩,贴关节止疼膏,或者擦红花油,活血化瘀,缓解症状,一般需要恢复一两个月,平时注意把腿部抬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早期采取冷敷、压迫急救措施,全面修复。积极治疗预后较好。运动前应作相应部位的充分活动
④治疗原则
1.积极进行早期修复
以免因早期未得到合理治疗而造成晚期的严重功能障碍。
2.休息
马上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再负重。
3.冷敷
冰块或者其他它冷敷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肿胀,因为降低温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冷敷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4.压迫
用绷带或其他办法压迫受伤局部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缠的紧度要适中,能感觉到有压力但又不会使末端发麻或缺血。
5.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