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智慧养老新突破,“鹤食延年”让慢性病老人吃出健康》

热腾腾的餐盒摆在桌上,73岁的张淑芹老人用手机进入网页,屏幕立刻弹出今日菜品的营养分析:“低盐低脂配方,钾含量达标,适合高血压人群。”这份由算法定制的晚餐,正来自延边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开发针对慢性病老年人的的“鹤食延年”系统。在这个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2.97亿、约75%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时代,科学饮食已成为银发群体最急迫却最易被忽视的需求。

《智慧养老新突破,“鹤食延年”让慢性病老人吃出健康》

2019-2023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中国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如何保障老年人科学饮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针对上述社会痛点,延边大学本科生团队“饭特嘻”开发出一套针对慢性病老人的智能营养配餐系统“鹤食延年”,通过互联网+智能算法,为慢性病老人提供个性化营养配餐服务,填补行业技术空白。截至2025年5月,项目已覆盖5023份定制方案,与多地社区、养老院达成合作,助力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

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新机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75%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数据显示,老年人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9万元),健康消费需求旺盛。然而,传统助餐服务缺乏个性化设计,饮食不科学导致慢性病风险加剧。“鹤食延年”项目精准切中这一痛点,通过专业营养学模型结合智能算法,为老年人量身定制食谱。项目负责人刘和显表示:“我们希望以科技赋能养老,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吃得科学、活得健康。”

《智慧养老新突破,“鹤食延年”让慢性病老人吃出健康》

项目负责人刘和显2024年延边州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

AI+营养学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鹤食延年”以动态营养算法为核心,根据用户血压、血糖等数据生成个性化食谱,并实时调整营养配比。系统界面简洁、操作便捷,适配老年人使用习惯。项目采用“线上定制+线下配送”模式,客户通过平台下单后,合作企业按方案制作成品菜并配送至社区、养老院或个人家中。目前,项目已与上海多家社区、养老院试点运行,开发出5023份针对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老人的营养配餐方案。团队还获得6项软著、2项实用新型专利。项目在延边营养学会年度研讨会上进行展出,取得多位业内专家的认可。“

《智慧养老新突破,“鹤食延年”让慢性病老人吃出健康》

“鹤食延年”营养配餐系统

产学研结合,硬核团队打造竞争力

“鹤食延年”项目依托多学科背景团队,汇聚食品科学、信息技术、营养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形成跨学科协作模式。团队累计获得24项创新创业奖项,涵盖国家级、省级及行业类荣誉,充分展现了项目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潜力。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与高校科研平台及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构建科学营养数据库,并通过社区宣讲、线上科普等方式提升公众对老年人营养配餐的认知。项目已取得6项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算法模型与配餐方案。

团队注重技术落地与产业联动,与多家具备资质的制餐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通“研发—生产—配送”全链条。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不仅推动了营养配餐技术的标准化,还探索出“互联网+健康养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智慧养老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智慧养老新突破,“鹤食延年”让慢性病老人吃出健康》

项目团队在养老院走访调查

填补行业空白,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科学饮食干预,老年人慢性病风险可显著降低。“鹤食延年”不仅提供营养配餐,更嵌入社交互动服务,缓解独居老人孤独感。项目契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政策,享受税收优惠及运营补贴。团队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建设,预计带动制餐、配送、营养师等岗位需求,缓解就业压力。

未来规划:从“助餐”到“助健康”的生态延伸

在午餐时间,82岁的糖尿病患陈伯用手机扫描餐盘二维码,屏幕上立刻弹出当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血糖波动预测。“以前吃饭像赌博,现在顿顿有保障”,他说。当这群延边学子把算法写入养老食谱,科技的温度正在2.97亿中国老人的餐桌上升腾。项目计划2025年覆盖全国重点城市30%社区,用户突破10万。长期目标拓展至高考营养餐、术后康复餐等场景,并构建智慧养老生态,接入健康管理平台,实现饮食与慢病监测联动。

结语:科技向善,让养老更“食”尚“养老产业不缺流量,缺的是精准服务。”项目导师崔承弼指出。当这群00后用算法解构传统养老,科技的温度正藏在每一份适配慢性病的餐食里。据测算,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0万亿。“鹤食延年”通过技术赋能,为老年人提供了科学、便捷的营养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养老从“有”到“优”。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深化,个性化营养配餐或将成为居家养老标配,这群来自延边的青年学子们正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

结语:科技向善,让养老更“食”尚

“养老产业不缺流量,缺的是精准服务。”项目导师崔承弼指出。当这群00后用算法解构传统养老,科技的温度正藏在每一份适配慢性病的餐食里。据测算,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0万亿。“鹤食延年”通过技术赋能,为老年人提供了科学、便捷的营养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养老从“有”到“优”。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深化,个性化营养配餐或将成为居家养老标配,这群来自延边的青年学子们正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