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六姊妹》的热播,剧中那位平时乐呵呵,一副笑面的刘妈形象深入人心。尽管命运不太好,早年就成了寡妇,但是她依旧乐观,养育的一双儿女都是大学生,并且各自都有了美好的姻缘。但是随着剧情的进展,刘妈的再次出现却已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
阿尔兹海默症,这一医学难题,在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不仅是现在热播剧《六姊妹》中的刘奶奶,《都挺好》中的“作精”苏大强,《我的阿勒泰》里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奶奶,都展现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复杂性格,他们各异的表现让人深感同情。
阿尔兹海默症是怎么一回事儿?
阿尔兹海默症(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缓慢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大脑的记忆和学习功能,患者通常会伴有情绪调节障碍以及运动能力丧失,极大地影响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
从城市到乡村,从高知群体到普通百姓,阿尔兹海默症从发病到病情加重的群体正在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预计到2050年,这种疾病的患病人数将增至1.52亿以上!而仅在中国,60岁以上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人数量高达1000万!
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对于阿尔兹海默症还处于低认知的阶段,大多数患者及家属都认为这是自然衰老的必然结果,导致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确诊和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尽管阿尔兹海默症背后的机制尚未完全揭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患者的大脑中出现了异常的蛋白沉积。Aβ即脑内β-淀粉样蛋白,其在大脑中的异常沉积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症病理发生的始发和核心事件,而且在阿尔兹海默症早期阶段,脑组织中就已出现明显的Aβ沉积。
Aβ-PET也就是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能够可视化显示Aβ在脑中的部位、沉积的数量以及沉积斑块的严重程度,减少误诊和漏诊,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和信心,在阿尔兹海默症精准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患者可以通过它进行疾病确诊及后期疗效评估,对指导临床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PET-CT(Aβ—PET)能够在患者出现痴呆状态前15-20年早期发现淀粉样蛋白(Aβ)阳性,实现了早期、无创、精准诊断阿尔兹海默症,抓住早筛早诊的黄金期,有效预测病情进展。
目前,国内首款获批用于阿尔兹海默症(AD)诊断Aβ-PET显像剂欧韦宁®氟[18F]贝他苯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功完成患者的检查使用。随后,中日友好医院也完成了临床使用。3月4日,正式在粤港澳大湾区投入临床应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完成首例检查,同日,江门市中心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也实现了首批患者的临床使用。
欧韦宁®是中国近二十年来首个获批的PET显像剂,填补了阿尔兹海默症核心病理分子影像学诊断的市场空白,这一精准诊断手段为实现国内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精准、无创诊断,提供了有利“武器”。
人类的大脑就像一个通讯网络,由数十亿计的神经细胞连接而成,它们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持续运转的信息处理系统,一刻不停进行着复杂的信号整合与处理工作。然而,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而言,这一信息处理系统却出现了bug。我们要做的就是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尽可能地延缓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病情的进展,守护他们记忆的钥匙。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