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抗SS-A(Ro)和SS-R(La)抗体(参见“舍格伦综合征”):约8%的DM/PM患者可有抗SS-A或SS-B抗体,多为重叠SS或SLE。
(3)与DM/PM诊断无关的自身抗体:
①抗肌肉成分抗体:抗肌肉成分抗体包括抗肌红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等抗体,各种抗肌肉成分抗体在DM/PM血清中出现的几率较高,如抗肌红蛋白抗体在PM中阳性率可达71%,抗肌球蛋白抗体阳性率可达90%,但其他多种疾病也有此类抗体,缺乏特异性。
②类风湿因子(RF):RF也可阳性,但滴度不高,RF阳性者易出现晨僵。
③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抗核抗体(IFANA)和抗RNP抗体(参见“红斑狼疮”节)可在少数(约15%)DM/PM患者中被检测到。
4、肌电图:70%以上的患者有肌电图异常,呈肌源性改变,因各组肌肉受累程度不同,故一般应同时检测上,下肢3块以上肌肉,在四肢肌电图正常时可检查椎旁肌,肌电图仅能作为辅助诊断,尤其有助于与神经源性的肌无力区别,如神经肌炎(neuromyositis)的肌电图呈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时间延长。
5、影像学:国外有不少学者尝试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图像及同位素法诊断肌肉病变,其中MRI肯定有助于肌肉活检的定位和从纵向观察治疗效果。
6、其他:在疾病活动时血沉增快,可作为判断病情是否活动和观察疗效的指标,外周血可有轻度贫血和白细胞升高,尤其是JDM白细胞升高明显,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二、组织病理
肌肉的病理改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活检应选择症状明显的肌肉,一般取近端肌肉即三角肌或股四头肌,血管周围和间质内炎性浸润,多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胞浆透明化,不同程度的变性,严重时肌纤维断裂,被吞噬,晚期肌纤维结构消失,被结缔组织替代,部分病例有明显的血管炎改变,血管壁水肿坏死,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甚至栓塞。
皮肤的组织学改变在DM中无特异性,结合临床表现对诊断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