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正文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2、电镜:Ⅱ型又叫做致密物沉积病,强调对本病具有诊断性的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上不连续的电子致密带形成,并伴有系膜球状或不规则状致密物沉积,有时内皮下和上皮下也有沉积,一些改变与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驼峰”样相似,基底膜明显增宽和有极度电子致密结构,这有很大的诊断意义,但在每一个肾小球中,有些毛细血管壁可没有上述病损,致密结构可呈梭状,球状或香肠状,与正常结构之间的分界很清晰,系膜细胞和基质常向外周伸展和间位,但不及Ⅰ型明显,上皮细胞足突常完全消失,许多病人系膜区常有圆形的电子致密沉积物,如肾小管基底膜有电子致密沉积物,则高度提示为Ⅱ型病损。

3、免疫荧光:大量C3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基底膜呈线状或带状沉积,C3呈不连续的线状类型,可以显示出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囊和肾小管的轮廓,系膜的沉积物呈分散的针状或环状,环状是由于仅沉积物的外侧被染色的结果,另外,许多毛细血管壁可有颗粒状C3沉积物,线状毛细血管壁荧光呈双轨状,是由于C3沉积于基底膜的两侧,其他补体成分仅见于不到50%的活检病例,免疫球蛋白沉积很少。

3、其他类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目前尚不能确定它们是Ⅰ型病损的变异类型,还是独立的病变,这些类型几乎都以电镜观察为基础加以识别,Burkholder提出了Ⅲ型病损,它的特征是除了与Ⅰ型的共同病理改变之外,尚有较突出的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着,并有细血管壁伴有孤立的膜外沉积物,被基膜物质突起所隔离(类似膜性肾小球肾炎基底膜的钉状突起),有些学者认为此类型是膜性和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混合型,此外,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报道了各种各样的一些变异类型,如Ⅳ型,以基底膜分裂呈层状为特点,伴有上皮下和内皮下沉积物,其余在此不予赘述。

上一页5/5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