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 > 正文

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③髂骨或多部位骨髓增生不良,经各种内科方法治疗无效,病情迁延不愈者,也可试用脾切除术治疗。有些病例于脾切除后再重复术前用过的治疗方法,取得了缓解,但疗效发生较慢。

此外各地报道的慢性再障治疗方法还有:大剂量维生素B族长期应用,胎盘注射液、人胚注射液、输脐血、植物血凝素、针灸等,收到一定效果。

3、急性型及严重型Ⅱ型的治疗

(1)免疫抑制剂:

应用如下的免疫制剂,收到一定的疗效。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lymphocyteglobulin;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go-lbulin;ATG);②单克隆抗T细胞抗体;③环孢素;④大剂量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⑤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2)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的治疗:此治疗急慢性再障皆可应用,但由于价格昂贵,用于急性再障治疗比较合适。①白细胞介素3(IL3);②粒单集落刺激因子莫拉司亭(GM-CSF)、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③红细胞生成素(EPO)。

(3)骨髓移植:国外于1961年初次为再障患者移植同基因骨髓,救活了患者,以后开展了这方面的治疗。1972年移植同种异基因骨髓首获成功,至今以骨髓移植治疗再障的病历见于文献报道的约有800余例。其中30%~50%患者输入的骨髓能够成长,这些患者已存活2~73个月,5年存活率57%±4%。供髓者为患者的HLA组织配形相同的兄弟姐妹,如为同卵孪生兄弟姐妹则更为理想,但这种机会实际上极少。对急性再障应考虑骨髓移植,年龄<30岁,移植前未输过血及少输血者预后较好。

国内1963年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报道1例再障进行同基因骨髓移植,此例于治疗后缓解。

(4)胎肝造血细胞移植和输注:胚胎发育期间,肝脾都是造血器官,4~5个月胎龄的胎肝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而T淋巴细胞不足1%,且其免疫功能还未成熟,引起GVHD也较轻。国内外都有胎肝细胞移植治疗再障的报道,部分病历也获得血象及骨髓的改善,但至今胎肝细胞移植难获真正成功,有效者多为暂时性植活,而后被排斥,患者自身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其失败的原因: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之间须HLA型一致方易成功,而胎肝细胞移植为非亲缘关系,HLA型难于一致;②1个胎肝提供的有核细胞数量太少,不足以满足;③胎儿娩出的时间不定,处理不易按计划进行。

上一页3/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