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先知:循环miRNA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反应!
大约有20%的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HER2基因的表达与不良的预后以及肿瘤侵袭性有关。在抗HER2治疗出现之后,这一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并没有从这一治疗中获益。最近NeoALTTO试验的结果就分析了循环血液中的miRNA水平,发现这一指标或许能用做疗效检测的指标指导后续的抗HER2治疗,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治疗策略。
研究使用了基于RT-PCR的方法高通量地检测了接受单/双抗HER2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miRNA,分别在治疗开始前和(或)治疗开始后2周采集患者的血样并随机分为训练集(183份)和测试集(246份),分析了循环miRNA水平与病理完全缓解(pCR)和无事件生存(EFS)之间的关系。
在训练集中,研究人员发现血样中检测到的51种与pCR有关的miRNA里有6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其中有4种miRNA在测试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并计算了它们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显示,这些指标对于拉帕替尼在基线(AUC 0.86,95%CI 0.73-0.98)以及治疗后2周(0.71,0.55-0.86),曲妥珠单抗在治疗后2周(0.81,0.70-0.92)以及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在治疗后2周(0.67,0.51-0.83)的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在调整了雌激素受体情况、淋巴转移、肿瘤大小、患者年龄等因素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同时,研究还发现治疗后2周的ct-miR-140-5p水平与EFS相关(HR 0.43,95%CI 0.22-0.84)。
研究人员认为,在接受基于拉帕替尼和(或)曲妥珠单抗的抗HER2治疗之后血液中的miRNA可以用于区分患者的pCR情况,治疗后第2周的miRNA水平可用于分辨对曲妥珠单抗有反应的患者,避免抗HER2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继续接受其他抗HER2药物,协助制定针对每一位患者更为合适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