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自其问世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作为口服降糖药领域的领头羊,其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动。该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展现出卓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它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尽管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依然稳居糖尿病治疗一线药物的宝座,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首选用药及全程治疗药物。
二甲双胍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内葡萄糖储存以及抑制肝脏糖分生成,有效降低血糖。它适用于那些仅靠饮食控制无法满意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合伴有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既可以单独使用,也能与其他降糖药联用。然而,在日常使用中,关于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间,不论是药品说明书还是医生指导,往往只笼统地说明每日2-3次,未明确具体时间。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二甲双胍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时间。
随着制剂技术的进步,二甲双胍现在有多种剂型,包括普通片、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等,不同剂型的服用时间和方法有所差异。二甲双胍主要在小肠吸收,口服后2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意味着此时药效最强,半衰期约为5小时,12小时内约90%的药物会被清除。
对于二甲双胍普通片,由于2次/天的剂量能维持24小时的有效血药浓度,为了减少胃肠道反应,推荐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具体时间可以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决定,若早晚血糖偏高,则相应在早晚餐时服用。
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有助于减轻胃肠道不适,服用时间与普通片相同,但应在餐前30分钟服用。至于缓释胶囊,因药物缓慢释放,作用时间更持久,若一天两次,则建议早晚饭时服用效果更佳。
使用二甲双胍时也需注意其潜在副作用,尽管总体安全耐受性好,但初次使用者可能会遇到胃肠道不适,通常从小剂量开始,并与食物同服可减轻此症状,大多数人能逐渐适应。此外,虽然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很少引起低血糖,但与其他降糖药联用时应注意监测血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头晕等,建议携带糖果等以备不时之需。对于肾功能不佳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调整剂量,当肌酐清除率低于45ml/(min·1.73m²)时应避免使用,并且在需要进行含碘造影剂检查时暂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