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癌患者90%以上能治愈
“临床早诊率不到5%,这也是导致大肠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死亡率难以降低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如果通过医院或相关卫生组织对部分地区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则早诊率可提高到超过10%,由此可以降低肠癌发病率、死亡率,还可大幅减少治疗费用。”
但他表示,依赖医院完成广泛的高危人群筛查并不现实,更多还应依赖市民们自我检测发现。
“早期患者90%以上能治愈,如果是晚期则五年生存率不超5%。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对于预后疗效的提高非常要害。”专家介绍,“大肠癌集中发病高峰约在50~60岁,男女比例稍有差别,有家族聚集发病现象,建议45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结果显示没问题,则可以间隔五年再检查。”
专家向记者列举了多类高危因素或代表癌前、癌中病变的征兆如下:
过去曾罹患大肠直肠癌,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父母或兄弟姐妹曾罹患大肠直肠癌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曾接受胆囊切除手术、阑尾切除手术、或有盆腔放射史的患者;不明原因的肛门下坠感、大便不净或便频;便血或黏液血样便、黑便;有原因不明的腹胀、阵发性疼痛、痉挛疼痛;经久不消的腹部肿块;不明原因的肠梗阻。
术后喝蜂蜜通便最简朴有效
专家表示,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依然是目前应对大肠癌的主要方案。“如果患者耐受,手术切除肿瘤应作为首要选择考虑,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已出现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则应配合进行化疗;如果是低位直肠癌,最好在术前就进行放化疗,可以让肿瘤缩小,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可以提高保肛的几率。”专家表示。
他特殊提醒,结肠癌术后病人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他饮食。”专家提醒,术后不要吃过多油脂,可以进食谷类、鱼、鸡、蛋、瘦肉、蔬菜、乳制品及豆制品,以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但量不宜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