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子宫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子宫发育异常,表现为子宫腔内存在纵向隔膜,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需通过超声或宫腔镜确诊。
部分纵隔子宫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如HOXA13等基因异常可能导致苗勒管融合不全。治疗上可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隔膜,术后配合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严重者需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妊娠第8-12周苗勒管融合受阻是主因,可能受母体糖尿病或药物影响。确诊后未生育者建议先行宫腔镜电切术,已生育无症状者可观察,反复流产者需手术联合子宫整形。
纵隔将宫腔分为两个部分,可能导致胎位异常、早产。治疗选择包括微型宫腔镜冷刀分离术、传统电切术或腹腔镜监护下隔膜切除术,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形态。
纵隔子宫患者流产率高达30%-40%,因子宫容积减小及内膜血供不足。建议孕前完成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尝试妊娠,孕期需加强宫颈机能监测,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
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隔膜长度,宫腔镜检查是金标准,MRI能评估合并生殖道畸形情况。无症状且隔膜小于1厘米者可暂不处理,计划妊娠者建议孕前评估。
纵隔子宫患者术后应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鸡蛋,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子宫穿孔,术后一个月禁止性生活。备孕阶段建议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定期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术后每半年复查超声监测宫腔恢复情况。合并月经异常者需配合中药调理气血,如当归、黄芪等药材煲汤辅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