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气管狭窄单独存在仅占10%-30%,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肺内畸形包括气管性支气管、支气管桥、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等,肺外畸形以心血管畸形为主,其中包括肺动脉吊带、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双主动脉弓、部分肺静脉异位连接、法络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和三尖瓣闭锁等。相关胸外先天性畸形包括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等胃肠道畸形,肛门闭锁,骨骼畸形—椎体缺损,肾发育不良综合征等。
二、临床表现
先天性气道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及狭窄的程度、长度、合并其他畸形等。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合并感染还会发热,狭窄较轻的患儿可无明显症状,可在体检中发现,随着活动量增加,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表现,严重者可在婴幼儿期有呼吸窘迫,导致死亡。由于多数患儿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这些畸形可能加重或掩盖相关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患儿延误诊断,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三、诊断
气道狭窄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有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先天性气道狭窄的金标准,镜下见完整的软骨环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支气管镜检不但能准确测量狭窄的长度及最小内径,并能直接观察感染区域,但由于在全麻下进行,且可能导致轻微的黏膜损伤,出现黏膜出血水肿,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
现代高分辨率CT及三维重建广泛应用于显示气管支气管的解剖结构。MRI不仅能够显示气管各层面解剖关系,而且可以显示血管异常。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许多重度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气道不稳定,需要机械通气,故应谨慎行CT与MRI检查。此外,超声心动图是除外是否合并心血管畸形的重要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