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中医要闻 > > 正文

八珍糕配方用量

在清朝光绪六年的九月,西太后慈禧因食用过多油腻食物而身感不适,宫中御医们为此焦虑万分。御医李德生带领团队为她进行了会诊,诊断其病症源于脾胃虚弱。经过集体研讨,他们决定采用一种既能作食物又能入药的八味配方来调理慈禧的脾胃,期望能助其恢复健康。令人惊喜的是,慈禧在食用这种糕点几天后,不仅食欲大增、消化改善,连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故此糕点被赐名为“八珍糕”。

“八珍糕”的基础配方包括党参、白术、薏苡仁、芡实、莲子、山药、薏米和茯苓。有趣的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人群,八珍糕的配方有所变化。例如,专为女性设计的版本,被称作“女八珍”,添加了莲藕粉和麦芽糖;而为儿童健脾开胃所制的,则加入了山楂和麦芽糖;至于供给乾隆皇帝的“男八珍”,则采用了党参、白术等药材,这一版本也演变成了现今熟知的“健脾八珍糕”。

自制八珍糕的方法如下:准备粘米粉2公斤、粳米粉1公斤,以及山楂100克、麦芽糖20克、山扁豆20克、苡仁15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薏仁10克、莲子10克和绵白糖3公斤作为原料。

制作步骤简述: 1. 将山楂、麦芽糖及各种谷物和药材研磨成细末。 2. 通过筛网过滤这些粉末,筛过的粉末需与少量河水混合,成为糕粉备用。 3. 将糕粉与粘米粉、粳米粉和绵白糖混合,加水调成较稀的面团。 4. 在模具表面涂抹薄油防粘,随后填入面团并用工具抹平。 5. 将模具倒扣脱出糕体,将生糕放置于烤盘中,送入预热至200摄氏度的烤箱中,烘烤大约5分钟即可完成。

通过这道传统而富有历史色彩的点心,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中医食疗的智慧,也体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美味传承。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