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第二医院 0598-8823115
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地处风景秀丽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永安。总部位于永安燕江东路86号,东院位于永安新桥路688号,医院占地面积70332平方米。医院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永安县卫生院,1950年接管后几易名称。1950年3月,永安县卫生院改称为第七行政专员公署直属医院;1951年初改为永安专区中心卫生院;1952年9月,扩建为永安专区医院;1957年改龙岩地区第二医院;1961年改为三明地区第二医院;1969年1月改并为永安县人民医院;1972年7月,恢复三明地区第二医院;1983年9月,改为三明市第二医院。2004年1月永安铁路医院并入三明市第二医院成立三明市第二医院东院。医院现有在职职工868人,其中高级职称119人,中级职称174人。设临床、医技科室48个,4个研究所。现有编制床位660张,实际开放床位900张,年门诊量近40万人次,年住院量1.9万人次,年手术量6000余例。骨科、妇产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神经外科、科、普外等许多学科挤身于三明地区优势学科行列,尤其是肿瘤科、口腔外科、显微外科等优势凸显,医学美容科、中医肛肠科、小儿外科等新兴学科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址:永安市燕江东路86号。交通:1、2、3、5、7、15、16路。电话:0598-3633452
漳州市医院 0596-2082030(院办公室)
医院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英籍埃及人巴阿美(A. Falmy)在漳州创办的福音医院。1936年12月,英国伦敦公会、英国长老会、美国归正宗教会、中华基督教闽南大会和中华基督教漳州区会,在福音医院的基础上合办漳州协和医院。1949年12月漳州协和医院从马公庙搬迁到漳州市医院现址。1952年1月29日漳州协和医院并入福建省第六专区人民医院,医院改称为龙溪专区医院(后称龙溪地区医院)。1986年改名漳州市医院。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现已发展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2012年5月被确定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担负着漳州市辖区近500万群众的疑难重症的抢救、医疗任务,被卫生部授予“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78亩,建筑面积98865平方米,编制床位1056张,实际开放床位1407张,年门急诊量148.6万人次,住院量6.98万人次,手术量3.17万台次。临床医技科室40个,病区28个,职能科室15个,附设漳州市肿瘤研究所及眼科中心。拥有13个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省级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医院重视建设政治素质高、医术精湛、医德医风好、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全院职工2271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69人,福医大兼职教授13人、兼职副教授43人,硕士学历212人,博士学历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 医院注重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整体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良好格局。血液科、肾内科、普外科、产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是本院的重点学科。肿瘤综合治疗、胸心外科、心血管内科、显微外科、脊柱外科、神经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血液透析等专业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开展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心脏手术,自体肝移植手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射频消融术、血浆置换术、新生儿重症救治,以及腔镜、微创、介入等高新技术项目达到省内外先进水平。近年来,获福建省、漳州市科技进步奖65项,各级科研项目立项100余项。 拥有先进的飞利浦1.5T超导型磁共振2台、64排螺旋CT 1台、128层CT 1台、SPECT/CT 1台、大型心脑血管造影系统(DSA) 2台,彩超、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电子胃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口腔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高压氧舱等大型先进设备和齐全的常规检查设备,医疗设备总价值达4.37亿元,为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4个装备良好的重症监护病房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良好的条件。正在建设中的外科大楼占地面积331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548.98平方米,设有800张床位。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秉承“精诚博学、仁爱致远”的院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院务公开示范点”、“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外科ICU荣获“全国巾帼标兵岗”等多项荣誉。
晋江市中医院 0595-85655272(办公室)
晋江市中医院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中西医结合优势突出,融医、教、研、预防、保键、康复及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是福建省中医学院临床实习医院,福建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爱婴医院。2012年7月,我院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县(市)级中医院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乙等医院评审检查,高分通过考核。近年来,我院的中医药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基本情况 近年来,医院致力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融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构建流程型扁平化管理机构,构筑工作网络和管理平台。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通过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围绕“急诊急、门诊快、病区质、检查准、取药便、疗效佳、费用低”的医疗服务目标,规划设置医院行政管理机构,以医院领导层为决策层,三部两办(人力资源部、财务审计部、医务质控部、综合办公室、党建办)作为执行层,两个辅助管理机构(计算机信息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三个临床支持系统(财产物资统供统管中心、病友服务中心、保障服务中心)为操作层,组成管理团队。创新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贴近社区民众的需求,打造服务品牌,探索医院员工的诉求,努力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医院现设有门诊部、急诊医学部、住院部,编制床位520张,职工总数748人。医院设有17个临床一级科室,14个二级临床学科,69个中医专病门诊。2011年,门诊量71.6万人次,出院病人2.3万人次,留观病人12万人次,体检人次6.42万人次,手术台数6079台次,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25%,业务总收入1.42亿元。医院固定资产1.75亿元,流动资金5000多万元。基础设施配套 医院占地面积约50亩,业务用房36757平方米。其中门诊大楼面积9860平方米,分设门诊部和急诊医学部,布局合理,流程顺畅;病房大楼建设面积26897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12层,设置病区8个,床位460张,ICU 13床。配套有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央热水和智能化的管理网络,是一座现代化的住院综合楼。大楼还设有中心供应室、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层流手术室、产房、放射治疗中心,体检中心等科室。院内绿树葱郁、清静优雅,为病人治疗、康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医院数字化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完善,中心供应室、净化层流手术室、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设和功能配置在医疗行业属领先水平。医院拥有全新进口菲利普1.5T磁共振、菲利普16排及单螺旋CT各一台,菲利普DR、CR以及数字胃肠机,瑞士C型臂X光机,床旁X光机、菲利普彩超、西门子B超,除颤起搏心电监护仪,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动态血压分析系统,日本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肠镜,电子支气管镜,鼻咽内窥镜,韩国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麻醉机,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为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医药文化建设 多年来我院把中医药的核心文化(仁、和、精、诚)融入医院的办院方向和远景目标,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内涵,多措并举,以求实效。从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为规范体系建设、环境形象体系三个层面,不断丰富中医药文化元素,努力构建以廉洁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医院文化。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以廉洁文化进医院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医务人员思想认识,营造了浓烈的廉洁文化氛围,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荣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福建省卫生系统院务公开先进单位”、“福建省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第七届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 “泉州市文明单位”、“晋江市财务管理先进单位” 、“晋江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医院党支部获得福建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行政及有关科室先后获得 “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泉州及晋江市级等多项荣誉。 几年来,在晋江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不断加强,医院规模、学科建设和服务份额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医院全体员工在医院几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对内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思维定势,整合医疗资源,拓宽医疗市场,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创新内部管理,激发活力,致力于医院管理品质的提升,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流程。医院把追求单位自身发展与实现社会责任相协调作为工作目标,注重公益,关注公平,以实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以提供服务的可及性,提供服务的适宜性,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来凸显公益和公平,得到社区群众的认可和业界的高度评价,树立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解放军第180医院 0595-28919114
泉州180医院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历史,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体检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是第四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多所军内外知名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是泉州市医疗保险、120急救中心指定医院。医院在战争期间及和平年代经常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屡立战功,是全军先进医院,先进旅团单位,2003年赴京出色完成抗击非典任务,荣记集体二等功,2006年获得福建省首届“八闽慈善”奖。 泉州180医院现有26个临床、医技科室,40多个专业,展开床位1000张,有全军专科中心1个、军区专科中心5个,年门诊量近3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达2万人次,年手术近1.5万台次,医疗设备资产总值近2亿;设有全军眼科创伤救治中心、南京军区肝病中心、南京军区肝移植中心、南京军区野战医疗训练中心、南京军区烧伤整型中心、南京军区卫勤信息支持中心、门诊部、急诊科、心肾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血液科、传染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肿瘤外科、脑外科、骨科、骨胸外科、耳鼻喉科、妇产小儿科、皮肤性病科、口腔颌面外科、体检中心、麻醉科、药械科、采供中心、检验病理科、特诊科、医学影像中心等科室。 我院设备先进,门类齐全,医学影像中心拥有闽南地区最先进的飞利浦1、5T核磁共振,美国PICKER5000螺旋CT,柯达双板全自动数字化摄片机(DR),美国GE数字减影机,日本东芝800mA数字化X光机等。所有影像检查图像及报告都应用PACS系统进入网络传输及保存。特诊科拥有美国产:GE voluson--73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胎儿三维成像效果好)、128XP/10M彩色多普勒诊断仪,Medinson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可经阴道超声诊断妇科疾病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仪,12导同步心电图诊断仪,双侧脑导纳血流诊断仪,导纳式血循环血流诊断仪,导纳式胃动力检测仪,脑电图仪,肌电图仪等。检验病理科拥有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CCESS化学发光分析仪,拜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思达高全自动血凝仪,酶免之星酶免分析仪,BD全自动流式细胞分析仪,莱卡恒温冰冻切片机,珊顿全自动病理脱水机等。
莆田市第一医院 0594-8982060,0594-2298734
莆田市第一医院创建于1959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爱心医院、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福建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省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能力培训基地。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廉政廉医建设先进集体”、“省、市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爱心医院“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医院现开放床位1320张,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有12个行政职能科室,37个临床科室,21个医技科室,5个重点学科,临床教研室8个。全院职工1800多人,高级职称251人,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180人,副教授7人,兼职教授、副教授57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40名。 医院总占地面积185.4亩,拥有惠妹门诊大楼、内科病房大楼、惠妹外科医技大楼、龙脊山公园。近年来,医院开通南大门,新建消毒供应楼,规范设置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等科室,不断推行专科细化,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医院动工兴建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门诊大楼及扩建病房大楼,预计201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医院床位将扩展到2500张,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诊疗环境。 医院现拥有大批现代化先进设备,如:3.0T磁共振、进口直线加速器系统、进口血管造影机(DSA)、悬吊式双板直线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多层螺旋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奥林巴斯260SL型电子内镜系统、数字胃肠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维彩超、高压氧舱、中央液态氧供给系统、全景口腔X光机及各种门类齐全的内镜等。 医院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医院发展的基本动力,坚持实施科技强院战略方针。医院能开展各类颅脑外科手术、全耳廓再造术、人工耳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心血管介入诊疗、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断肢再植手术、横形腹直肌肌皮瓣转移全乳房再造术、椎间盘镜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离断阴茎再植、腹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内窥镜下妇科手术、内窥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术等多项高难度治疗项目,部分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处于省内、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将以现有发展规模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继往开来,昂首奋进,为保障莆田市乃至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厦门市第二医院 0592-6159520,0592-6068351(总值班),0592-6152222(咨询)
龙岩市第一医院 0597-2259595
龙岩市第一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龙岩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福建医科大学非直属医院,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多学科综合优势强而为闽粤赣边社会公众所赞誉。 医院创建于1919年,其前身为美国教会爱华医院,历经近百年,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医院占地面积 1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 (包含目前在建的龙岩市第一医院东院)。在职职工2084人,其中医生624名(正高55人,副高93人,中级190人),护理人员1085人,医技人员192名,博士硕士共195名。编制床位1645张,实际开放床位数1800余张。 医院致力于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医院建设与管理领域,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将“以治病为核心”的理念转变为“以客户的健康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按学科集群化、专科精细化的思路,推动传统优势学科的亚专业的建设。全院共设有3 6个临床科室及13个医技科室,各专科技术力量发展均在全市占领先地位。心血管内科、血液风湿科、内分泌科、肿瘤科、麻醉科、胃肠外科、新生儿科、呼吸内科、妇产科、骨科等10个学科为全市重点学科,心胸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眼科等5个学科为全市重点培育学科,其专科技术水平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均居于前列。分别获批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闽粤赣边蛇伤基地,15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2个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省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省新生儿救护分中心、省儿童救治分中心、龙岩市人工辅助生殖中心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医教研基地。 作为龙岩市重要规模最大的医疗机构,医院坚持“救人为本,运营为道”的办院理念,大力倡导“精医厚德、诚信仁爱”的医院精神,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在医疗技术方面,以危急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为主要发展方向,成立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建立全天候心梗、脑卒中救治队伍,实现心梗患者入院1小时开通心脏血管,大大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2015年统计死亡率仅2.4%);脑卒中中心实现患者就诊到静脉溶栓1小时内完成,常规开展静脉溶栓、脑卒中急性期动脉取栓、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大大降低死亡率(2016年统计脑卒中死亡率仅1.55%);肿瘤综合诊疗中心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联合治疗及治疗的规范化和方案的最优化,提高早期肿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结直肠等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医院大力发展传统优势学科,目前可开展的技术:1、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复杂心脏手术、冠脉支架技术、射频消融技术、动脉瘤夹闭手术、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2、肿瘤疾病方面:各种脑肿瘤的手术治疗、食道癌、肺癌的手术治疗、胃肠外、妇科、泌尿肿瘤的手术治疗;3、创伤外科方面:重型脑外伤救治、骨、关节脊柱手术、断肢(指)再植技术;4、微创技术方面:胸腔镜、腹腔镜下各种肿瘤的介入治疗、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5、各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 在全力打造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着力手外科、蛇伤救治、耳显微外科、皮肤病理等特色学科的发展。手外科独立开展断植、断肢再植、手指再造,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手术,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居于领先;耳显微外科熟练开展人工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等手术,是目前我市唯一能开展该项技术的专业科室;蛇伤救治中心年收治300余例蛇伤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9%;皮肤病理诊疗为全市特色。 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医院引进数十台国际先进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目前拥有近4亿元设备,如PET-CT1台、飞利浦3.0T及GE1.5T核磁共振各1台、宝石能谱CT、飞利浦Brilliance ICT 、GE64排螺旋CT各1台,飞利浦数字血管减影机(DSA)4台,美国核素显像断层扫描仪(ECT)、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2台后装治疗仪、飞利浦和GE彩超25台等一大批进口高精尖设备,设备先进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流光溯忆,百年恒远。 创业近百年的龙岩市第一医院,传承着历久弥新的医院文化,蕴含着希望和憧憬。时序更替,留下了一院人奋力前行的足迹;回望来路,既有开拓进取、继承创新的砥砺奋进,更有全院职工为“打造闽粤赣边区域领先的医疗中心”这一目标而聚力前行!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0591-83616161(免费预约咨询电话)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于1986年6月1日开诊,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也是福州地区唯一一所集儿童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医院附设福州市哮喘支气管炎研究所,挂靠福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和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分会等四个专科学会。现为福州市儿科医疗联合体中心单位,福建省儿童医疗救治体系福州分中心,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和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医院、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内科基地、国家级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协作医院。荣膺全国爱婴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福州市诚信医疗示范单位和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 医院占地22.3亩,建筑面积48235m2。编制床位650张,现实际开放315张。编制人员845人,现有员工68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卫技人员171人,约占员工总数25%。共27人在省、市级以上学术担任常委秘书以上职位。拥有西门子1.5T MRI、64排GE CT、飞利浦彩超、雅培大型生化、支气管镜、胃肠镜系列腔镜等先进设备。医院学科齐全,专科特色突出,医院设有临床科室27个及内分泌遗传代谢、盆底功能、平衡功能等三个实验室。市级重点学科2个,院内重点学科6个。其中小儿外科、小儿呼吸内科、小儿内分泌、小儿耳鼻咽喉、儿童哮喘、儿童脑瘫、儿童心理卫生、NICU等一批学科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近5年医院获得省、市级以上科技类奖项27项,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正在研究科研项目28项。2016年医院门急诊63.54万人次,出院病人1.63万例次,开展手术2939台,日益成为福州地区儿童就诊的首选目的地。毗邻医院东侧12亩地块已启动征地工作,拟进一步扩建,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医院始终秉承“艰苦创业 优质服务 一切为了儿童健康”的办院宗旨,遵循“精、诚、仁、创”院训,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以医院文化引领医院快速发展,围绕病人满意度打造“儿科事业平台、儿童健康港湾”,努力建设成为立足福州、辐射海峡西岸的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儿童医院。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0591-87855333(总机),0591-87878120(急诊)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400-6677-400
是所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年老院,创建于1896年(清光绪廿二年),初名“兴化圣教医院”。1912年始称“圣路加医院”。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办,更名“莆田医院”,后不断发展,于2003年6月升格易名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百余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莆医人播撒心血辛勤耕耘,医院从一个简陋的诊所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现为国家三级乙等医院、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中医学院教学医院、福建中医学院及武汉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际爱心网络医院,是福建省第五、六、八、九届文明单位。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园东路181号。交通:3路、6路、21路。电话:0594-2730555
泉州市第一医院 0595-22277031
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创建于1936年,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福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泉州市心血管病中心、泉州市肿瘤中心挂靠我院。中国胸痛中心和支架人生俱乐部成员单位。福建省儿童医疗救治泉州分中心、福建省新生儿救护网络泉州分中心。 医院开放床位2106张(东街院区1069张,城东院区1037张),51个病区(东街院区22个病区,城东院区29病区)。设有42个临床科室,其中一级专科20个,二级专科22个,12个医技科室和17个职能科室。2016年门诊病人164万人次,出院病人8.28万人次。 员工278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36人,中级职称608人;博士、硕士329人;国家级学术团体常委、委员15人,省级学术团体常委、副主委、主委59人。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病科、血液内科为泉州市重点学科。肾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配套有ICU、CCU、PICU、NICU、CSICU等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学科群建设优势明显,年心脏介入手术量和心脏外科手术量均居全省第4位;感染病诊治平台实力雄厚、功能齐全,居省内前列。 医院是我省主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研中心,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医学检验等12个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近3年来培养硕(博)士50人、本科生180人、规培医生170人及1000多位实习、进修生;中标科研项目12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27项,市级科研项目96项;发表论文455篇,其中SCI论文38篇。 近年来,医院加强管理,先后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整治、优质服务和作风建设年等专项活动,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取得良好成效,在2014年、2015“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 排名第51位,2015最佳互联医院中排名第44位。2016“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名第49位。2016“中国最佳互联互通医院100强”第43位,2016“福建省域医院30强”第7位。
福建省人民医院 0591-83258135(总机),0591-83258781(急诊)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0591-83727698(总机)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原九三医院)又称东方医院,建于1949年8月,是一家具有光荣历史的医院。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诊疗环境优良,集预防、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是国家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福建省"120"医疗急救网络医院、省交通事故救治定点单位以及省、市医保首批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由院本部、第二住院部、莆田95临床部、宁德442临床部、福州476临床部组成。医院院本部位于福州市西侧,毗邻西湖、左海公园,交通便捷,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空气新鲜、鸟语花香,是全军"文明卫生营院"和"园林式营院"以及福建省"福建省花园式单位"、"福建省卫生先进单位"、“福建省绿化环保先进单位”。 医院是全国和全军数字化医院建设试点示范单位之一,医院已连续四次被总部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并被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医院”和“全军医院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 医院院本部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570亩),医疗用房面积10多万平方米。医院院本部展开床位2100张,年门诊量近170万人次、年住院量6.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6万多台次。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专家近300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近300多名,在国家、军队及省级担任学术职务350多人次,其中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3人,全军级学科带头人9人,军区级、省级学科带头人50人。 医院拥有国内领先的医疗、教学、科研设备,设备总值近7亿元,主要有检验自动化流水线系统、PET-CT、磁共振仪4台、高速CT2台、全身γ-刀、ECT、DSA、数字胃肠机(DR)、数字拍片机(CR)、头颅X-刀、直线加速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大型彩色多普勒仪、电子胃肠镜、自动麻醉机、体外震波碎石机、高压氧舱群、全层流净化手术室等。 医院院本部设有53个专业学科,医院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专科在建项目,1个国家科技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下设16个专业 ,全军重点学科、基地10个: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全军儿科疾病诊治中心、全军妇产科中心、全军微创神经外科中心、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研究所、全军临床药理基地、全军医院信息化研究与技术支持基地、全军卫生音像制作基地、全军器官移植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南京军区重点学科13个:南京军区肝胆外科研究所、南京军区普通外科研究所、南京军区骨科研究所、南京军区肿瘤中心、南京军区药学中心、南京军区肾脏病中心、南京军区病理中心、南京军区呼吸病中心、南京军区中医中心、南京军区消化内科中心、南京军区医学影像中心、南京军区糖尿病诊疗中心,95临床部南京军区烧伤医学中心,福建省创新平台2个:福建省干细胞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盆底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重点实验室2个:福建省移植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修复与器官重建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校外实习基地、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省外科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器官移植是医院的主要特色,已先后开展肾脏、肝脏、肝-胰-肾、肝-肾、胰-肾、心脏、心肺、肺脏、角膜、骨髓、胰岛细胞、干细胞等移植,手术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居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国内重要的大型器官移植中心之一。同时,医院在肾脏病、肝胆疾病、女性尿失禁、脊柱疾病、颅脑疾病、老年病、心脑血管病、消化病、肿瘤等疾病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医院开展的临床检验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放射介入技术、病理诊断技术、微创技术、超声诊治技术等处于军内外、省内外先进水平。 医院设有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7个博士后带教学科。医院是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有40个学科(专业)点与上述高校及福建中医学院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4名。此外,医院每年还承担上述高校及其它高校近600名本科生临床大课、临床见习、临床实习教学任务,每年接收军内外进修生200余人次。 医院科研能力较强、研究水平较高。目前,医院承担了国家、军队和福建省科研项目37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10余项。多个研究项目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十五"以来,医院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奖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奖20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二等奖3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出版专著80余部。 医院重视科学化管理工作,1998年以来,医院建立了以信息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国家金卫工程"军字一号",有67台服务器、2500多个计算机工作站联网并正常运行,使全院日常医疗、护理、教学、办公实现数字化。各类信息系统,如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图像传输与存贮系统(PACS)、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麻醉信息系统、心电监护系统、心电图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均实现无缝联接,初步建成数字化医院。 医院重视全面建设,坚持正确的办院方针,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为部队服务方向,将"团结、奋进、德高、技精"作为院训,以质量效率为基础、科技为先导,大胆改革、开拓创新,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注重医德医风建设,开展了让病人"方便、放心、满意"等活动,并全面实施整体护理与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拓宽服务项目、深化服务内涵,密切了医患、护患关系,涌现了“军中白求恩”温端生、“医护天使”孟卫平等一大批享誉军内外的先进典型,他们以精湛的技术、优良的服务,热忱为国内外来院就诊人员服务,获得了广泛赞誉。 今后,医院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学科、人才、技术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以最精湛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最大的诚意为广大患者服务,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促进人类健康、促进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0595-22791001
、第二临床医学院是泉州地区现代医学的发祥地,是我省主要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之一,是福建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四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之一,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单位。医院始建于1881年,为英国教会医院,原名“惠世医院”,解放后,改为晋江专区第二医院。1973年升格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2年成为福建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12年成为福建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医院病床编制2000张,设鲤城和东海两个院区,鲤城院区占地24.57亩,目前开放病床1172张;在建的东海院区占地142.6亩,规划床位1000张,2015年初一期门急诊医技楼、专科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开放床位300张,核心病房楼建设也已启动。此外还设非行政隶属分院石狮市医院和。目前医院在编人员1530人,合同制人员606人,高级职务人员309人,其中正教授24人、副教授10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省百千万人才6人、全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学科带头人19人、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10人,兼任国家、省、市专业学会主任委员10人,各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副会长44人、常务委员常务理事83人、委员理事181人,博硕士364人。医院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治院方略,历来以外科技术精湛著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率先在泉州地区开展大、中型外科手术,并为泉州地区培养了大批医学骨干力量。近二十年来,内科领域在相关学科带头人开拓领导下,学科建设长足发展,多个二级专业跃入省内先进水平。目前眼视光学与低视力康复及国内首创的支气管封堵术等专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免疫风湿病学、和介入性超声、支气管镜介入、筛查、性预防、微创技术、粒子植入、骨科生物力学、PICC、外科微创与规范化治疗等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学是福建医科大学重点培育学科,医院是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卫生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项目协作单位、卫生部和中国残联认定的低视力康复工程试点单位、国家级皮肤医疗美容示范基地,是福建省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是福建省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网络医院,泉州市疑难急危重症和孕产妇抢救中心,2014年,在国家级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书面评审中,位居全国第位。医院拥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双源CT、直线加速器(L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数字化胃肠造影机、流式仪、PCR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腹部彩色超声波、血液透析机、机、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高频摄片机、骨密度仪、乳腺钼靶、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生理检查仪、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电子支气管镜等先进仪器设备。优秀的人才、精良的设备和完备的医学专科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医院目前年门诊量120多万人次、住院量5万多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万余台。医院作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之一,设有22个医学教研室,现教授24人,副教授10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1人,1998年开始招收全国统招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全国统招博士研究生,迄今共招收研究生426名。医院依托自身免疫病研究室、介入超声研究室、肝胆研究二室、耳鼻喉研究室、手外科研究室、研究室、肾病研究室、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室、呼吸研究室等9个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倡导“创新、求实、严谨、规范”实验室室训,大力开展医学科学研究,2010年以来医院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9项,省部级科研资助课题26项,地厅级科研资助课题283项;获省、市科技奖25项;发表SCI源论文123篇;此外,还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6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5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9项。医院高度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美国纽约大学、日本山梨医科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荷兰自由大学等机构及学者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医院应邀出席国际会议并作专题发言32人次,31位国际学者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派出15位中青年骨干到美国、德国等国家研修。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医院在本省率先建立华侨门诊、华侨病区。十多年来接受大量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及其他东南亚地区的病人。爱国侨胞热心桑梓、慷慨解囊为医院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历任领导及全体同仁都非常珍视广大侨胞及社会各界对该医院的关爱及支持。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0591-87557800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儿医院)位于道山路18号。为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国首批爱婴医院。占地面积约2.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950张。全院核定人员编制1346名,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职工1630人,其中编内1232人,编外398人,专业技术人员1512人,高级专家209人,其中正高68人,副高141人,有9名高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医院门诊量176.39万人次,住院人数5.40万人,分娩1.68万例,手术例数1.74万例,比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4%,9.17%,3.57%,9.39%。根据2012年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公布的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运营与发展状况综合指标排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省级妇幼保健院前五强。 医院始建于1935年5月福州成立的福建省立福州产育院,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到沙县西门,建立临时诊所先后称福建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附属医院、福建省立产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迁福州市乌山路先后改称福建省妇婴保健院、福州市平民产院。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3月成立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从专科性妇幼保健院转为综合性医院,1970年4月从省属下放福州市称福州市第三医院,1973年3月收回归省属改为福建省妇幼保健院。1979年省妇幼卫生计划生育工作队改组为福建省妇幼保健指导所,挂靠省妇幼保健院。1991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指导所并入医院设立保健部。1996年通过卫生部评审成为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03年经福建省卫生厅批准增加“福建省妇儿医院”第二称谓。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担负全省妇女儿童保健技术业务指导和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教学、科研工作。 保健部下设4个业务科室和17个二级业务门诊,以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指导,作为全省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通过妇幼保健项目的实施,加强保健工作,规范产、儿科技术,开展基层妇幼卫生技术指导,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临床部下设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外科等临床科室,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医院计划生育、产科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开展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高频电波刀宫颈疾病诊治技术、显微输卵管复通术等妇产科诊疗技术,在高危妊娠的监测与处理、妇科复杂手术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建立妇科肿瘤实验室,开展妇科肿瘤研究,为妇科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产科实行家庭化病房和导乐式分娩,分娩量为全国同级医院之首,新生儿科对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在98%以上,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儿科对儿童常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辅助科室配备有先进的全自动免疫、生化检测仪、彩超、CT、MRI等设备,为临床科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八个福建省省级中心挂靠医院开展工作。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依托全省建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救护体系,负责全省范围新生儿疾病防治和救护工作;福建省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开展子宫颈癌的预防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工作,为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PCC项目示范基地。福建省儿童救护中心负责全省儿科诊疗技术培训及全省儿科危重症的救护工作。福建省生殖健康中心于2003年通过国家卫生部专家组评审,成为省内首家获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健康领域的临床、科研、培训工作,1999年1月5日我省首例双胞胎试管婴儿诞生,填补省内生殖医学空白;福建省产前诊断中心于2009年5月通过卫生部专家组评审,开展胎儿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诊断及相应的筛查工作,遗传疾病、优生优育的方面研究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福建省儿童保健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于2013年8月正式启动,开展全省儿童保健服务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福建省妇女保健示范中心于2016年12月通过验收,开展妇女全生命周期保健工作,探索我省妇女保健服务模式创新和水平提升。在福建省卫生计生委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规划中,医院负责承建福建省儿童医学中心和福建省生殖医学中心。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儿科学分会、围产医学分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生殖医学分会、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与控制委员会、福建省优生优育与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卫生信息协会信息技术分会挂靠医院开展工作。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莆田学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医学院校的专业理论教学和见、实习任务,同时承担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进修培养工作。医院设有6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承担国内外研究生的培养和实习任务。近五年我院在科研课题、成果中也不断取得突破,全院共获得院外立项课题101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项目41项,厅市级项目55项,共获资助经费1772.721万元。获得科技奖24项,其中省部级10项,厅市级14项。 医院以诚信、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曾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女职工组织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同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创文明单位建满意窗口先进单位”“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要是说到成年人偏头痛基本上没有人觉得惊讶,但是要是说到小儿偏头痛就会有人不淡定了。小儿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怎么会有偏头痛呢?... [详细]
要是说到成年人偏头痛基本上没有人觉得惊讶,但是要是说到小儿偏头痛就会有人不淡定了。小儿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怎么会有偏头痛呢?专家介绍,偏头痛不仅仅是成年人,小儿也... [详细]
小儿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基本相似,但与成人比较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小儿偏头痛发作时的症状不如成人鲜明。... [详细]
小儿偏头痛怎么治疗 癫痫在儿童中颇受欢迎,不少儿童还在虚弱期时就患上了这种十分严重的精神病,这样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儿童日后的智力发展,而癫痫也是... [详细]
小儿偏头痛原因 生活中小儿偏头痛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我们很多的患者不知道小儿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有哪些,我们在生活中要积极的做治疗才可以,在生活中... [详细]
小儿偏头痛应做脑电图和脑血流图检查,可发现异常。胃肠道症状重者可至代谢性酸中毒,应做血钠、钾、氯、钙、血pH等检查... [详细]
小儿偏头痛的预防第一步就是要消除或减少发作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情绪紧张、劳累、睡眠不足、声及光刺激,不进食含奶酪的食物等... [详细]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讲究辨证论治。具体如下:1、气虚头痛主症:头痛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等。治法:益气固本。方药:补中益气汤。太子参、黄芪、白术、甘草、... [详细]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多在单侧。每次发作的性质与过程相似,间歇期正常。患者可伴发恶心、呕吐、视觉改变以及对光和声音的过度敏感等症状... [详细]
小儿偏头痛除了其临床表现外,还可引起其他疾病。本病可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眼肌瘫痪,故应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详细]
实症头痛,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虚证头痛,可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莲子汤等。动物脂肪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 [详细]
通过对小儿哮喘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哮喘的好发年龄在六岁以内。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免疫力相对较弱,常常易患伤风感冒或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继而诱发哮喘.... [详细]
为父母,最怕自己的宝宝生病了。然而在宝宝儿童时期是极其容易感染疾病的,其中一个就是哮喘病。很多父母有一个疑惑,儿童哮喘早期能治好吗?... [详细]
如何辨别小儿哮喘症状 儿童哮喘吃什么可以缓解?孩子在患有哮喘疾病的前期是会表现出一些特征的,家长们可以根据这些实质性的特点,来判断孩子患有哮喘疾病的严重程度,只... [详细]
首先尽量避免过敏原,尤其是已知的过敏原的刺激,这无疑是防治哮喘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大家都知道,生活中许多过敏原和哮喘的发生有关.例如室内的积尘,潮湿而温暖的环... [详细]
儿童期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在儿童病例,主要为变应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是导致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因素。对易感染的患... [详细]
儿童期哮喘的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少刺激,不宜过饱、过咸、过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除了忌食肯定会引起过敏或哮喘的食物以外,应避免对其... [详细]
哮喘症状发作时,一般首先推荐至少使用两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大部分在成人使用的药物都可以给儿童使用,但所需剂量却不同。有些激素只推荐4岁以上的儿童使用。最常见的方... [详细]
儿童期哮喘科导致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支气管、肺感染、肺不张、肺结核等,严重病例可并发心力衰竭。支气管、肺感染,目前公认呼吸道病毒感染能激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详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