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钙化=癌症前兆?这个体检报告里的“常客”到底该不该重视

“钙化”这两个字,在体检报告里简直是“常客”——肺里可能有它的身影,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等重要器官也常常能发现它的踪迹。

可不少人对这俩字感到疑惑,每次在报告上看到,心里难免咯噔一下:这玩意儿听起来硬邦邦的,难不成是什么严重的毛病?

钙化=癌症前兆?这个体检报告里的“常客”到底该不该重视

器官钙化的两种原因

生理性钙化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钙化现象。在人体内,正常组织发生钙盐沉积,这一过程对机体发育以及维持正常生理过程至关重要,比如在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阶段,就离不开生理性钙化。

病理性钙化

主要是由于组织损伤、炎症刺激、钙磷代谢紊乱、老化等原因导致钙盐慢慢沉积在组织或器官内产生的,例如肺炎、肺结核等愈合后留下的瘢痕,胆囊、泌尿系统中由碳酸钙和胆固醇构成的结石等,都是典型的病理性钙化。

五种常见的钙化如何应对?

肺部钙化

肺部钙化往往是肺结核、肺炎等肺部疾病愈合后遗留的痕迹。

通常情况下,肺部钙化灶如果较小且稳定,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钙化灶较大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咳嗽、咳痰、胸痛等,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甲状腺钙化

钙化现象在甲状腺结节中相对普遍。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都可能出现钙化,但它们的钙化特征存在差异。

例如,在良性结节中,钙化通常呈现为较大的颗粒,数量较少;相反,在恶性结节,尤其是甲状腺癌中,钙化往往表现为微小的颗粒,数量较多,形态多样,可能呈现为点状、沙粒状或针尖状等。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