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这类人,18 种癌症都很爱,中国人里就能占一半

4

—The Fourth—

科学减重,中医有招

方法一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抑制食欲、促进脂肪代谢。现代研究显示,针灸可提升基础代谢率10%-15%,调节瘦素水平,对“压力肥”和代谢缓慢型肥胖效果显著。

常用穴位:中脘(健脾胃)、天枢(促肠道蠕动)、足三里(调节代谢)、丰隆(祛痰湿)。

操作:每周2~3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配合提插或捻转手法增强刺激。

注意事项:

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晕针或感染。

孕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过饥过饱时不宜。

方法二

穴位埋线

将可吸收蛋白线埋入穴位,通过长期刺激调节气血、抑制食欲、加速脂肪分解。相较于传统针灸,作用更持久(1~2周),适合工作繁忙人群。

常用穴位:腹部的中脘、天枢(促代谢),腿部的足三里、三阴交(健脾祛湿)。

作:每2~3周埋线一次,3~5次为一疗程,局部麻醉后植入蛋白线。

注意事项:

术后可能出现红肿或轻微疼痛,属正常反应,需避免剧烈运动。

凝血功能障碍或皮肤感染者禁用。

方法三

中药调理

根据体质辨证施治,通过健脾利湿、疏肝理气等方剂改善代谢失衡。

例如,痰湿型肥胖用“防己黄芪汤”祛湿,肝郁型用“柴胡疏肝散”调气,实证肥胖用“大承气汤”通腑。

注意事项:

需经中医师辨证体质后开方,避免自行用药导致寒热偏颇。

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观察药物反应(如腹泻、过敏)。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