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因为孤独症干预是系统工程,且难度大,所以坚持就特别重要。我这几年观察,当初我诊断的小患儿慢慢长大了,他们的预后有好有坏。排除孩子功能高低、干预方法差异,我发现但凡家长能坚持、依从性好,孩子的改善就会更明显一些。
理性:如果孩子干预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家长也容易变得不理性,总想看看这世间还有没有更好、更省心的办法来治疗孩子,反而容易被商业利益或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临床中,踩坑、走弯路的真不少。因此,保持冷静、理性非常关键。
明确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总目标
门诊中,我还经常被问到,孤独症的药物治疗。有一个事实,大家需要明确: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的药物,药物治疗多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主要用于异常行为的辅助治疗或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治疗。辅助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抗焦虑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等。孤独症的补充治疗方法还包括神经营养药物、生物治疗、特殊仪器、中医针灸、干细胞治疗等,有的在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有的缺乏足够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疗效,家长们在选择时要慎重。
整体来说,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总目标应涵盖以下方面:一是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以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作为核心内容,提升言语和交流性语言;二是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三是促进全面发展,包括运动、认知、社会适应能力等;四是处理相关共患问题,如神经系统问题、睡眠问题、胃肠道问题等。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发自内心地希望每个孤独症孩子都得到科学、有效的干预。有条件的儿童建议到规范的医疗机构或特教机构接受目前主流、受推崇且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在家庭进行教育干预的,也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而不管在哪干预,都需进行阶段性评估,依据孩子成长实际一步步修正干预方案。
有爱,就不孤独。让我们给予孤独症儿童更多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