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出现这5种迹象,肠道或已“病”得不轻

“我会不会死?”

吴女士看着自己的检查报告,泪如雨下。

最近半年来,吴女士身上频繁出现腹痛症状,她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所致,没有太当回事。现想着自己还年轻,平常虽然不控制饮食,但一直有运动、多喝水的好习惯,身体肯定不会有问题。

每次出现腹痛就自己吃些助消化的药,忍忍就过去了。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身上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这才让她引起重视去了医院检查,经检查发现肠道内存在异常病灶,病理活检为肠癌。

这个结果令她措手不及,怎么好好的会得肠癌呢?

一、肠癌是“吃”出来的?这个“肠癌大户”比烟酒还毒!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50岁以上的人群身上较为高发,但近年来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年龄<50岁的人群肠癌发病率在逐渐上升,2014年的占比达到了12.2%。预计到2030年,美国20~34岁年龄段的人群肠癌发病率将增加90%,直肠癌发病率将增加124%。

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令很多人谈及色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的呢?

美国期刊《细胞·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高脂饮食或会让癌在肠道“发芽”。

出现这5种迹象,肠道或已“病”得不轻

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摄入高脂饮食会让小鼠肠道内的胆汁酸组成多样性下降,这样一来胆汁酸会在体内大量累积,影响到肠道干细胞干增值,持续增加肠道的炎症水平。一旦干细胞不在正常更新,会导致突变累积,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数据显示,经常摄入高脂肪食物的人,罹患肠癌的风险较其他人增加了2~3倍

人体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来参与,长期摄入大量高脂肪食物会让胆汁分泌增加。过量的胆汁酸会损伤肠道黏膜,诱发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肠息肉形成。肠息肉素来有癌症“种子”的称号,约有70%的肠癌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简而言之,如果将肠道黏膜比喻做土壤,那么息肉就是肠道内的杂草,高脂饮食则是促进息肉生长的肥料。

二、肠癌多是“拖”出来的,身体若有5种异常要重视

值得提醒的是,肠癌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从无到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诱发肠癌的主要原因为腺瘤性息肉,而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肠癌,一般需要经过5~15年的时间。可以说,肠癌是逐渐“拖”出来的。

而且,早期的5年生存率为90%,发生远端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5%。可见早发现早治疗对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性,日常一定要多关注身体表现,这几个症状很可能是肠癌的早期信号。

1、腹痛

肠道功能紊乱、肠梗阻都会引起腹痛症状,很多人在出现腹痛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吃坏了东西,忍忍就过去了,这个行为其实非常不可取。很多肠道疾病都会出现腹痛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隐痛、腹胀,后来会逐渐演变成持续性疼痛,痛感也会越来越强。

2、便血

便血也是肠癌较为典型的信号之一,但很多人会将便血下意识认为是痔疮,实际上两种疾病所致的便血有明显区别。

痔疮所致的便血一般会在便后出现,颜色较为鲜红,呈点滴、喷射状;而肠癌引起的便血,颜色多比较深,且会附着在粪便内部,粪便内海可能带有粘液

3、排便习惯改变

部分肠癌患者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症状,这是由于病灶持续增大导致粪便通过受阻引起,随着病程发展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4、腹部包块

肠道内的病灶不断变大,很可能会在腹部摸到明显的包块,包块的质地多比较坚硬、形状不规则,可能随着肠管有一定活动度。

5、全身症状

罹患癌症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消耗,患者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性症状,还可能有异常的持续低热症状,服用药物后病情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三、院士忠告:做一次肠镜,或能保你5年没问题

《柳叶刀》的相关文献表明,无论什么类型的肠息肉都会增加肠癌风险。发现肠息肉主要通过肠镜检查,但我国群众的肠镜筛查意识十分薄弱,导致大多数息肉无法及时发现,最终拖成了肠癌。

《2018胃肠镜筛查认知与行为调研报告》中显示,我国有80%的人群拒绝进行肠镜检查,其中有44%担心不舒服、33%担心仪器会损伤消化道、31%认为没必要做检查。

为啥很多人不愿意做肠镜呢?

主要与几个原因相关,一是肠镜检查前需要大量服用泻药清肠,很多人甚至最后会喝到吐,给没进行过检查的人带来了较大抗拒感;

二是肠镜检查需要从肛门进入,这是非常隐私的部位,很多人心理上过不去那关

三是检查时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的症状,对患者来说是未知的恐惧。

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公开表示过,做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可管5~10年不得结直肠癌。肠镜检查可帮助及时发现肠道内的异常,是诊断肠癌以及多种肠道疾病的“金标准”,该检查十分安全。

所以,无论男女,都建议在45岁后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一些家族内有肠癌病史的,建议将检查年龄提前。

肠癌在癌症中是比较“懒”的一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切除,即可预防癌症发生,而这仅需要一次肠镜检查,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