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节日期间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健康?

各年龄段人群每天都应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无论哪个年龄段,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都应坚持运动。每周应保证5天中等强度的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天最好能步行6000步;每周保持2~3天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减少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日期间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餐应保证有3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相当于2~3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分量;值得注意的是,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每天应摄入300~500mL以上液态奶,如果因为喝奶后会出现乳糖不耐受引起的拉肚子等症状,可以更换为酸奶,但要注意是酸奶,不是酸奶饮品。如果仍无法耐受,也可以尝试奶粉、奶酪等乳制品。

每天至少1个鸡蛋,吃鸡蛋不丢弃蛋黄

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每天应摄入120~200g鱼禽蛋类食物,每周最好2次或300~500g鱼类,蛋类300~350g,畜禽类300~500g。

鸡蛋是很好的营养食物,每天最少摄入1个鸡蛋。如果身体没有禁忌食用鸡蛋,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增加。蛋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7.5%)、单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一半以上正是橄榄油当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心脏病有益)以及磷,铁等微量元素,吃鸡蛋时不应丢弃蛋黄。

清淡饮食,控油控盐

节日期间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在2016版《指南》推荐盐的摄入量是每天6g,2022版将食盐的摄入严格限制在5g。

据统计,我国大约只有20%的人每天摄入盐在5g左右,绝大部分人的摄入量在每天9~10g,甚至更多。

1个啤酒瓶盖大约可容纳6g左右食盐,可以参照这个标准,大约估算5g食盐的量。

少吃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控制在25~30g,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控制在2g以下。反式脂肪酸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食用后会增加罹患冠心病的几率。油炸食品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因此不建议多食用油炸食品。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在25g以下。1罐可乐中的添加糖大约是37g。如果喜欢喝可乐,每天最好控制在1罐以内。

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5克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应超过15g。这大约相当于450ml啤酒,或150ml葡萄酒,或2两38度白酒。

白开水或茶水是最好的饮品

《指南(2022)》建议: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我国饮水量不足的现象较普遍,我国2/3人群饮水不足。饮水过少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患病风险。但将含糖饮料替代白水,会增加龋齿、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规律三餐,不暴饮暴食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一日三餐,两餐的间隔以4~6小时为宜。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为宜。学龄前儿童除了保证每天三次正餐外,还应安排两次茶点。

使用公筷,避免传播疾病

节日期间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图片来源于网络)

使用公筷有助于降低传染病,如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传播的几率。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全部家庭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情况。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富贵病也不是一顿饭吃出来的。想要拥有强健的体魄,不仅要吃得健康、吃得科学,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参加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还要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生活。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