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暑热容易“伤脑” 警惕卒中高发

大家通常认为,冬天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夏天相对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近日来,北京高温不断冲破纪录。清华长庚医院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收治了不少新发脑卒中患者。

当温度波动引起脑血管反复收缩和扩张时,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有可能找上门,尤其是高龄、合并脑血管硬化的患者,极易罹患脑卒中。因此在夏季,医患双方都需做好准备应对脑血管病的发生。

脑血管病高发原因:

与心血管疾病一样,脑血管病也存在季节性的发生规律,但发病特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气温、湿度、日照等天气因素起主要作用。比如,冬天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是因为气温降低后,人的血管收缩会造成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在血管内发生淤滞便会形成血栓。

而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水分随着呼吸、流汗、皮肤蒸发快速流失,不仅会导致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更危险的是导致血压下降,尤其是对合并脑血管狭窄的患者而言,低血压导致的脑血管灌注动力不足会使病情急性加重。

原因一

室内外温差较大

夏季气温高,在阳光下活动时间较长时,易出汗和失水,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还可能出现脱水现象。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减慢,就会增加产生血栓的风险。

天气越热,室内外的温差越大,因为室外的高热环境会让许多人在室内时选择开空调避暑。然而,经常处于空调房脑中风的几率会更高,因此特别要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户外回来,便对着空调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的血管调节功能紊乱——体表血管迅速大幅收缩,回心血流突增导致血压波动急剧而诱发脑血管病。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上一页1/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