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许多发作性睡病的患者还会出现体重增加、性早熟、精神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等其他临床表现。
快来答题
超10分建议看医生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的困扰,可以进行一个小小问卷测试一下,Epworth嗜睡量表是临床上常用的调查量表,让受试者对不同环境下“打瞌睡”的欲望进行自我评价,总分24分,大于10分则为思睡。
请根据您近一个月的情况,从每道题中选择一个最符合的情况进行勾选,评分标准:没有或很少瞌睡0分,偶尔瞌睡1分,经常瞌睡2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瞌睡3分。
1.坐着阅读书刊时(上课时);
2.看电视(电脑)时;
3.在公共场所坐着不动时;
4.乘车旅行持续一小时不休息;
5.条件允许情况下,下午躺下休息时;
6.坐着与人谈话时;
7.午餐不喝酒,餐后安静地坐着;
8.遇堵车时,在停车的数分钟内。
建议评分大于10分的受试者及时到医院的睡眠专科或神经内科的睡眠专业医生就诊,接受规范的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为了精准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些患者首次就诊还需要进行系列的检查,包括脑核磁共振、脑电图、腰椎穿刺脑脊液食欲素检测及发作性睡病的相关易感基因检测,这些检查能帮助提高发作性睡病诊断的精确性。
目前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和脑脊液食欲素检测仍被公认为发作性睡病具有诊断价值的重要检查方法。
赶走“睡神”除了吃药
调整生活习惯很重要
发作性睡病还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所有的治疗主要针对发作性睡病对生活影响最大的几个核心方面进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治疗日间思睡的药物,主要为精神振奋类药物,如莫达非尼、替洛利生、哌甲酯等,还有一些FDA批准的新型促觉醒药物;另一类是治疗猝倒、睡眠瘫痪及入睡前幻觉的药物,主要包括文拉法辛、氯米帕明等一些抗抑郁剂等。这需要在睡眠专家的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