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被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1]
《柳叶刀》:
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采取个性化、阶段性的治疗方法
《柳叶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委员会在2022年2月发文向各国呼吁,希望共同努力,改善抑郁症的预防和护理,其中指出,「面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终身影响,从学业困难和未来关系到药物滥用、自残和自杀的风险,投资于抑郁症的预防都是非常值得的。」[4]
关于青少年抑郁问题的解决方案,国内外已有共识,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形成全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需要采取个性化、分阶段的治疗方法,最终,离不开家庭微环境的改善。
专家提醒,用平等尊重的方式沟通,客观评估孩子的能力,不要盲目制定目标。教会孩子关注自身情绪状态,如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建议向亲朋好友进行倾诉沟通。如果状态依旧不佳,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请及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向阳而生,用陪伴去温暖,用关爱去滋养,让少年的背后,都有我们不离不弃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