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超医生说,这一次,你又误会了。
中医是辨证论治的医学,其中“证”是核心,根据不同的“证”型有相应的治则治法。“壮阳”是中医的一种治法,针对的是中医“阳虚”这个证型,表现为:形寒肢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神疲困倦等虚弱症状。
具体到每个脏器又可细分为不同阳虚,如肾阳虚又可见阳痿遗精、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脾阳虚又见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等。
“大家有一个误解:把‘阳虚’等同于‘阳痿’,把治疗阳虚证型的‘壮阳’治法及药物等同于治疗阳痿。”
郁超医生说,“阳痿”是中医的一个病名,略对应于现代医学的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这个疾病。
“阳痿”这个疾病中医证型除了阳虚证型以外还有诸如肾阴亏虚、肝气郁结等等其他证型,而壮阳只是针对阳虚型的疾病(包括阳痿)治疗的方法,对于其他证型的疾病(包括阳痿)并没有治疗效果,甚至如果是湿热下注证型的疾病(包括阳痿)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换句话说,你以为你在“壮阳”,其实你可能越“壮”越“虚”。“‘壮阳’的中药及保健品并不能治疗所有阳痿,看了广告觉得自己‘肾透支’的朋友,还是建议到正规医院诊断,谨慎选择药物,不要随意服用。”郁超医生说。
补肾补的也不是那个“肾”
说到“肾透支”,大家误解也蛮深的。
郁超医生介绍,中医概念中的肾也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器官-肾脏(kidney),两者都叫“肾”是由于早年西方医学翻译到中国时,翻译上不够严谨带来的后遗症,当时翻译的人把肾脏器官简单地等同于中医的“肾”,带来了长期的混淆。
中医证型分“肝心脾肺肾”五脏,就是成语“五脏六腑”的前两个字。中医概念的“肾”包含了泌尿系统器官、生殖系统、部分骨骼系统甚至听力系统的部分功能也属于中医“肾”的概念(肾主骨,开窍于耳)。
因为这种混淆,好多人把中医的补肾有意无意地缩小范围,将补肾等同于治疗阳痿,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郁超医生说,有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到他所在的科室就诊,正规的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根据疾病所属证型结合患者体质来开具处方,不会随意建议患者服用保健品。他介绍,除了内服药物,他还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和针灸、塌渍、冬病夏治、膏方、导引功法等等综合方法来治疗改善各年龄段男性的“难言之隐”。“海派中医在治疗泌尿男科疾病上还蛮有特色和疗效的。”
看到这里总结一句话:保护动物、保护自己,少熬夜多休息,效果会比海狗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