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文发自深圳)1型糖尿病作为人类医学禁区,患者发病早、需要终生外源性胰岛素维系生命,青少年、儿童期面临寿命短、低生活质量、多并发症的疾病预后困境。
近日,记者从深圳了解到,由复星健康旗下深圳恒生医院糖尿病自然疗法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安赤颖团队,在新发1型糖尿病逆转领域取得全球重大临床突破,1型糖尿病患者不使用胰岛素,实现血糖正常调节。
(来自浙江的儿童)
安赤颖主任介绍,从2024年6月16日第一位患者入院治疗,到2025年1月11日共干预9名患者,目前,已经有四位患者完全停用胰岛素,实现血糖正常调节,胰岛素抗体转阴,胰岛功能恢复正常,停胰岛素最长达8个月,空腹血糖长期稳定在5mmol/L,餐后血糖在6mmol/L,血糖调节恢复到正常人水平。其中一位16岁的男性青少年,干预前每天注射胰岛素44个单位,在强化干预三天中完全停用胰岛素,空腹C肽达到正常人水平。仍在接受治疗的其他五位儿童,来自河北唐山的小朋友从胰岛素60个单位减量到8个单位,来自内蒙古族四年糖龄的小朋友从60个单位胰岛素减到26个单位。
(来自广东的青少年)
“这九名孩子来自全国各地,年龄跨度在8-16岁,病程短的2个月,长的4年,6位注射胰岛素,3位未使用胰岛素,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最佳临床观察和对照。”安赤颖表示,正是9位患者不同情况全方位对照,干预前与干预后胰岛功能恢复评估后与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后短暂蜜月期进行了边界清楚的甄别。
安赤颖博士介绍,1型糖尿病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对清楚,肠道菌群、渗漏的肠道黏膜屏障、改变的肠道黏膜与免疫攻击,而肠漏的生物标志物血清解连蛋白在2000年由马里兰大学法萨诺教授发现,90%的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功能医学质谱平台检测均显示解连蛋白阳性,通过整合医学系统化的干预技术,能够实现血清解连蛋白转阴,从而阻断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反应,后期让被攻击的贝塔细胞得到保护。因此对于早期诊断的患者,空腹C肽在0.5ng/ml,逆转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1型糖尿病临床治疗都是胰岛素对症治疗,预后结局不尽如人意。安赤颖博士也表示,整合医学对于第一时间早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最佳。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大的痛苦在于终身需要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带给患者的痛苦为整个家庭都蒙上厚厚的一层阴影。干预几个后,小朋友再次回到深圳恒生医院糖尿病自然疗法中心见诊专家,亲切地称呼安赤颖主任为,安糖妈妈!
(来自内蒙的青少年)
“2025年,我们后纳入更多的1型糖尿病患者入组管理,用这项技术帮到更多处于被病痛折磨的青少年以及处于水深火热的家庭。目前我们团队正在撰写病例报告,争取早日在国外期刊公布,后续会有系列的科研论文在国际上发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新的希望!”安赤颖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
相关链接:
1、2024年9月25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与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利用干细胞再生疗法功能性治愈1型糖尿病,这一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传遍全世界。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王树森主任医师表示,人胰腺供体极为稀缺,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需要积累更多病例以及更深入的临床试验,预计未来3—5年才能够真正推向大众。
2、2023年,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针对529名糖尿病样本研究,重新定义了1型糖尿病的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概念,缓解的定位为Hb1c<7%,且胰岛素每日剂量为<0.5IU/kg,完全缓解为0IU/kg。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