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郑海平师承祖训悬壶为医济世天下

郑海平教授,正高级主任医师,著名中医骨病专家,1940年生于山东蓬莱,出生中医世家的他自幼受中医药文化熏陶,阅读古书医籍。在几十年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学验俱丰,成就斐然。始终倡导并致力于我国中医药治方的研究,对中国中医药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图片1.jpg

郑海平教授

师承祖训勤勉不懈

郑海平教授于1950年随家父郑万玉习中医,196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是郑氏中医先祖郑明清的第八代传人,熟读《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经典,较为完整地传承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编》等多部郑氏祖传医学古籍。毕生学术源于家训、学院、临床、自研。郑海平教授在中医药界疗法及治方上取得的成果是国内外同仁认可及敬仰的。是与我国施今墨、施小墨等百老中医齐名的国宝级中医。

图片2.jpg

郑海平教授祖传古医书

“德不及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及仙者不可以为医”。昔有扁鹊、华佗妙手回春、救死扶伤。毕业后不久正值风华正茂的郑海平正要将所学广施于患者之时,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在被下放到内蒙农村之后,受郑氏中医家训影响,他在逆境中没有气馁,而是秉承医者仁心造福一方百姓。身处人烟稀少的偏远草原,在当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环境中,郑海平还在钻研医术虚心向当地百姓求教,深入了解地方草药与内地中药的区别,并结合中医知识与当地动植物资源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所创新的治方有药到病除之功效,备受当地百姓赞誉。

精研治方,造福百姓

在《灵枢·五邪篇》中记载“风寒湿为阴邪,邪在肾则为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的表述,而《索问·长刺节论》则提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1990年郑海平开始从中医药领域转向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方面发起挑战。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是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之处。

图片3.jpg

郑海平教授

执方谓器,通变谓道,灵感应机,瓜剖棋布,操纵得法,全局在胸。方药治病,当至精至当,至真至确,若按照上述思维,一招开棋,方药得当,方证悉合,亦不可守一方而终也。通过博读古医书,郑海平将现代病患病理与郑氏中医“温、通、清、调”为理论,得出结论认为:“造成痹症的风寒湿皆为标也,肾虚则是其本”,由此提出以滋补肝肾,温经通络、消赘化瘀、祛风除湿、软坚散结为主的治方原则,采取内病外治、局部外敷及酒精加热渗透之法,取得较好疗效,助病患解除疾苦。

鸿儒硕学,载誉归来

图片4.jpg

郑海平教授专利证书

1997年1月,中国北京红十字会晓园医院郑海平教授创新研发的“中药‘消骨散’”成果荣获‘97首届国际“达尔文”生物.医学成果博览会国际金奖。

图片5.jpg

郑海平教授获得97首届国际“达尔文”生物.医学成果博览会国际金奖

1998年2月,以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晁恩祥教授、孙树椿教授、焦树德教授等在内的中医泰斗对郑海平创研治方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给予高度肯定,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图片6.jpg

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委员论证意见

2004年4月,经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原北京市丰台区袁晓园中医医院郑海平教授研制的骨病治方转入北京市同仁堂崇文区中医医院。同年郑海平教授应邀参加北京第三届传统医药大会,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神。

图片7.jpg

郑海平教授荣誉证书

2021年8月,从医60余年的郑海平教授通过毕生所学中医药文化知识,帮助超过10万人摆脱疾苦,临床治愈率高达95%以上,而复发率为0。

在匠研治方,造福百姓的同时,郑海平教授也将从医60余载之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成果进行整理,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获得国际论文奖,6篇获得省部级论文奖,而《“消骨散”经皮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5例临床研究》荣获海峡两岸中医药特殊疗法学术研讨会二等奖。另外,郑海平教授的论文在“2003年中国医药卫生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中,获得年度最佳优秀论文奖,并载入《中国医药发展研究报告》。

图片8.jpg

郑海平教授优秀论文证书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遗留给我们的除了人尽皆知的“四大发明”外,更有传承数千年的古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这是我国传统医药焕发青春的机遇,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机遇。郑海平教授的这种博古通今,钻研治方的匠心精神也应该在这个时代被无限传递,为国家培养更多优质的中医药人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