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物治疗避坑:牢记3个核心原则,别踩误区
选择药物治疗不代表“随便吃药”,很多患者走弯路,正是因为忽视了规范用药的关键细节。要让药物发挥 佳效果,需遵守“精*选药、足量足疗程、定期监测”三大原则。
精*选药是前提,需“对症用药”,而非盲目跟风。不同癫痫类型对应不同的*选药物,比如强直-阵挛发作*选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而失神发作若误用卡马西平,可能加重发作;同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儿童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药物,老年人需调整剂量以减少肝肾负担,女性患者需避开可能影响月经或胎儿的药物(如丙戊酸钠对备孕女性需谨慎使用)。若自行根据他人经验用药,不仅可能无*,还可能诱发新的发作类型或加重副面作用。
足量足疗程是关键,避免“擅自减药、停药”。药物起效需要时间,多数抗癫痫药物需服用2-4周才能达到稳定血药浓度,此时才能判断效果。部分患者服药1-2周后见发作减少,就擅自减量,导致血药浓度不足,发作反复;更有患者在发作控制后,未遵医嘱就停药,引发“撤药反应”——突然断药会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反弹,可能诱发更频繁的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要求,发作完*控制后,需继续服药2-5年,经医生评估(结合脑电图、病情稳定性等)后,再逐步减量,整个减药过程需持续6-12个月,确保平安停药。
定期监测是维护,及时规避副面作用风险。抗癫痫药物需长期服用,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肝肾功能、血常规或认知功能,比如丙戊酸钠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卡马西平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因此,服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初期每3-6个月一次,稳定后每6-12个月一次),检查肝肾功能、血药浓度、脑电图等,若发现异常,医生可及时调整药物或剂量,避免副面作用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