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因突变差异
首先我们先看看基因突变的差异。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发现更高的P53抑癌基因的突变频率[4],国际癌症数据研究机构结果显示705例吸烟暴露的数据中,吸烟女性NSCLC患者中P53抑癌基因的突变频率高于不吸烟女性和男性[5]。
女性肺腺癌中KRAS原癌基因突变较男性更常见(26.2% vs 17.4%),且该突变与患者生存显著相关,可能的机制是“吸烟诱导KRAS突变的细胞克隆的发生,在激素(如雌激素)等促进生长的因素作用下进一步增殖,发生继发性改变,此机制可能在肺腺癌中更常见[6]。
2基因差异与亚洲女性肺癌易感性相关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比较了某种疾病或特征的人群和没有某种疾病或特征的人群基因组间DNA标记的不同。亚洲女性肺癌协会在非吸烟女性中开展了一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GWAS研究之一。该研究[7]结合了来自14项研究,纳入了大约14000名亚洲女性(6600例肺癌患者和7500例非肺癌女性)的数据,同时也包括二手烟暴露和室内烹饪油烟环境因素相关数据。
结果显示在从不吸烟亚洲女性中,6号染色体上两个位点的变异和10号染色体上一个位点的变异与肺癌相关,其中,10号染色体的发现尤为重要,因为在之前白种人和亚洲人群的肺癌GWAS研究中从未被发现。
3 DNA修复能力
复杂的蛋白质家族移除受损的DNA片段能力差异。研究显示在有肺癌家族史的较年轻女性患者中DRC较低,且女性DRC显著低于男性DRC(7.4% vs 8.1%, P<0.001)[8]。
4 DNA加合物
当活性代谢物未被解毒、与DNA结合时,DNA加合物便会形成。目前任务靶器官中高DNA加合物表达水平在肿瘤水平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DNA加合物的程度取决于致癌化合物氧化速率,及其与通过共轭和DNA修复能力对反应产物解毒速率的平衡。